“一壶八德 掌上乾坤 ”——王习三和他的鼻烟壶

王习三,原名王端成,1938年生于河北阜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一级美术师,九三学社衡水市委名誉主委。1958年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拜师学习 内画鼻烟壶 艺术。1958年至1966年在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学艺后调北京工艺美术厂搞内画创作,现任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2006年5月20日,衡水内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期人物】王习三

王习三内画作品《夏禹》

王习三内画作品《秦始皇》

王习三内画作品《中国古代君王》

2011年,制片人姚泽民(右一)采访内画大师王习三(左一)

王习三1972年返回祖籍河北阜城下放劳动,其间在乡村以创业形式搞内画。1972年至1977年在阜城县综合厂工作。1977年至1988年创建衡水地区特种工艺厂并担任厂长。1988年至今任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2002年受聘于河北科技大学教授。历任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衡水市特种工艺厂副厂长、厂长。现任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九三学社第二届衡水市委名誉主委。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鼻烟壶专业委员会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王习三和他的鼻烟壶

1981年负责创建中国鼻烟壶研究会,并任理事长。为冀派内画艺术创始人。1967年,王习三在家乡阜城开始创立冀派内画。 2003年创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2005年10月主编第一部权威性参考文献《中国内画图典》。

王习三内画作品《兵马俑》

内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与鼻烟、鼻烟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鼻烟是将烟草精工泡制并混入香草、香料花露研制成赫黄色粉末 有"消寒辟疫"之功效,在明朝万历年间有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以贡品传入中国。到清代,这种宫廷用品已传入民间,出现"人人相见递烟壶"的习俗,人们嗜好鼻烟,并且"争羡收藏器皿",这种习俗促使鼻烟壶的制作越来越精良。

王习三内画作品《唐太宗》

“有一次在天坛玩,偶然发现有个人在装青霉素的小瓶里画画,这小小的瓶子里面怎么能画画呢?”以后,每次经过那儿,王习三都会去瞧瞧。因为有了一次次好奇,王习三的一生与内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习三内画作品《明景泰蓝》

20岁那年,他拜在了著名叶派内画艺人叶菶祺和叶晓峰门下,学习内画艺术,成为祖传五代的“叶派内画”艺术的第一位外姓传人。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王习三在内画艺术上进步神速。

王习三内画作品《石佛像》

1958年秋天,他与师父叶晓峰在一次展览会上做表演。当天,朱德亲临展览会视察,当看到王习三的“屈子问天图”烟壶时连声称赞,紧紧握住王习三的手亲切地勉励说:“你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再学习’!更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不断鼓励自己永攀高峰啊!”朱德的一席话使王习三至今难以忘怀。王习三告诉我,他原名叫王瑞成,正是为了记住朱德的话,抱着向叶仲三(叶晓峰之父)等他所敬佩的老艺人学习的决心,改名为王习三。

王习三内画作品《林肯》

王习三内画作品《尼克松》

王习三内画作品《美国历届总统像》

王习三的内画技艺不断攀登高峰。1983年,他用两年时间完成的历届美国总统肖像壶,在加拿大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年会上大放异彩。美国各大报纸誉为是“美国历史的缩影,中国艺术的结晶”。1985年,这组作品获得“第五届工艺美术作品百花奖金杯珍品奖”。多年来,王习三躬身力行,把冀派内画鼻烟壶经过普及、提高、升华,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并且跨出国门。

王习三内画作品《书法》

如今衡水内画已发展成为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产值约10亿元的龙头文化产业。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民间工艺美术》这样评价王习三:“这样由一个城市,一个制作群体带动整体艺术门类创新提升,并得到海内外公认的具有开创性、标志性声誉的艺术门类,这不仅在河北绝无仅有,在全国也是罕见的”。

王习三内画作品《晋武帝》

1696年,极好鼻烟的康熙帝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玻璃工厂,专门制作鼻烟壶,赏赐给设工大臣和外国使臣。鼻烟壶成为八旗子弟夸耀地位、身份的象征之一。乾隆年间,鼻烟壶制作由料器(玻璃)、瓷器发展到象牙、琥珀、珊瑚、玛瑙、水晶、竹根等等。咸丰年间《鼻烟歌》中写到"凤凰鸾鹤擐 雀凫,麒麟狮象蛟龙鱼。仙山楼阁烟云嘘,泉石卉木蛙蜢俱。"鼻烟壶从选料、工艺制作、修饰装潢已无所不俱,其材质涵盖金属、玉、石、陶器、料器、有机物六大类,工艺内容包括了传统的写、画、雕、刻、镂、錾、烧、焊、凿、磨、镶、嵌、铸、错、粘、漆及模压技术,鼻烟壶成为清代工艺美术的缩影,被后世称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饮誉世界。

王习三内画作品《宋太祖》

乾隆末年,内画鼻烟壶诞生。内画使鼻烟壶工艺达到"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的艺术效果,使鼻烟壶工艺达到精美绝伦的水平,被世界称为"不可思议、鬼斧神工"的艺术。1968年,各国收藏家成立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专家们将中国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派。

王习三内画作品《明太祖》

衡水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认为不可思议。

王习三内画作品《书法》

“冀派”内画发源于衡水,由于衡水内画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冀派内画的艺术特点是风格多样、布局巧妙、立意深远、造型准确、精皴细染、色彩典雅,不仅有以国画色为主的国画类型画种,而且还有国画色和油画色结合的表现手法,摹拟多类型多画种的各种画面效果。冀派内画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特别是婴戏图和百子图最能反映冀派内画鼻烟壶的艺术特点。"冀派内画"的风格可概括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2011年在河北衡水王习三鼻烟壶博物馆采访

制片人姚泽民(右一)采访“京派”内画大师刘守本(左一)

制片人姚泽民(右一) 采访著名鼻烟壶收藏专家马未都(左一)

“冀派”内画大师王习三为《发现非遗之美》主编姚泽民题词“微言大义”

(责任编辑/姚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