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新城区八府庄村

位于含元路中段北侧,距西安城墙东北角约1000米,距东二环1000米,距北二环1000米,距太华路500米。周围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工业区和职工住宅区,驻有市水泥制管厂、市棉花仓库、内燃机配件厂、铁路材料厂和新城区人民法院、西安市八府庄小学等。老村西边是1956年西航公司修的铁路专用线,仍在使用。村南含元路有16路、409路、707路等公交车站,交通十分便利。

《西安通览》记载:八府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次子朱樉被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后,其第八子在此建立的庄园,故名八府庄,村名一直袭用。八府庄园遗址1956年12月30日发现,位于含元路中段北侧,坐落于八府庄东北的唐大明宫东内苑遗址内。时值原西安市第一砖瓦厂工人在此取土,于地下一公尺深处发现一个小银盘覆在大银盘上,另有四块银锭叠在一起,这些镀金盘和大块银锭有进、上、贡等地名、官名、重量,绝非平民之物。《大明宫遗址考古报告集》中设专文记载,并有摄影、拓片。

新中国成立初在原南村东南方向约百十米远的耕地里,从南往北有石羊、石马、石人等。虽没有见到墓冢,但可以推断,这些石雕是有历史来头的。1958年铁路材料厂占用了这块地,没有深挖,很难说清地下是否有文物。

在巷道东不足百米远的那块地,老人们称为“礼拜寺”,据说是原先回民的清真寺。在原北村村口向东约百十米的地方,老人们叫“马楞坎”,传说是回族的部落,穆斯林的“东丹”部落在此居住过。史书记载:“1861年,当地团练在官府的支持下,抢劫回民清真寺及回民村舍,回民起义。1862年,官府出面镇压回民起义,杀戮回民不计其数,烧毁回民村舍。”回民起义失败后,向西逃遁。一部分在甘肃、宁夏落户,还有一部分逃出国外。在多年前的一家报纸上曾登出一则消息,有个叫黑老五的在吉尔吉斯对记者说:“我们的老家是西安八府庄人。”这就证实了村内名叫“马楞坎”和“礼拜寺”的地方,确实在清嘉庆年前(1790)是回民居住地。

在八府庄村西北方向约500米的地方,由二组都市新村北远望,原先有7个碑子和几个不显眼的坟堆,石碑上刻的是太平天国将士的名字。据史书记载:1862年4月,太平天国扶王陈德才率部由河南进陕,连克商南、山阳、洛南等县。5月,经长安县子午山谷到达引驾回(今长安区引镇)一带,陕西巡抚瑛棨令副将都统乌兰都、马队参将阿扬阿、游击孟柏林等率领守省城军阻击太平军……。可见,这里埋着太平天国将士的忠骨,可惜平战壕时这些义冢埋没。

1968年左右,在北村北边修路时,推土机推出一块宽30厘米、长60厘米的半截石碑。碑文记载:现封苏安有土地六十顷,四周地界均记很清,时间是清乾隆年间某月,一起出土的还有银质酒壶和酒杯。可惜这半截石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销毁。

《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载:八府庄在清乾隆之前只有一个村。此后,迁徙的难民在此佃租土地安家立户,到清嘉庆时已形成三个村。据老辈传说,最早只有北村一个村,村西姓赵,村东姓王。村子为封闭式,四面有高墙,村东口有高大门楼,并装有大门。兵荒马乱的年代,各户抽人轮流值守。北村土地最多,临解放时约有1200多亩;南村较晚而建,以王姓、黄姓和朱姓居多。村南口修有二层高的门楼,也属封闭式。只有十几户人家,主要靠卖菜、打工、佃租土地为生;西村原先只有刘姓一家,后由耿镇迁来耿家,熊姓、王姓、陈姓随之迁入。童家原是民国时从童家巷迁来,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十几户。南村和西村到解放初土地不足400亩,人口不过200人,户数不足30户,主要以卖菜、租地种为生。

村中因有一块地方处在南村北、北村南、西村东夹道中间,故名“巷道”。“巷道”形成于1861年前,村民从三府湾村西北方的李家村迁来,初来时只有赵姓一家,为此地回民看守寺院、坟地,耕种其土地。后来又迁来张姓一家,新中国成立前归北村所辖。村中还有一条叫“李家村”的半截巷,那是1959年国家拓宽华清路时,占用了李家村几户人家的宅基地,指定迁往八府庄,安置在北村紧西墙外、西村村北的耕地上建房,先属一队,后划归二队,新形成了后来称作“李家村”的一条街。

新中国成立前,三个村均建有庙:北村村东建有“黑虎庙”,村西建有“菩萨庙”;南村原村门的二层上供奉着“桃花姑”庙,村口涝池路东建有“药王庙”,村北紧挨巷道处建有“马王庙”;西村在村南(新城区人民法院)建有“马王庙”、村北建有“关帝庙”。

清以前设府、县、仓、坊,八府庄属咸宁县午门仓、菜园坊(即现今的联志村)。辛亥革命后,西安政区仍按清末。1914年,撤销咸宁县,西安各县均属关中道,领于陕西省。1939年废除州府制,设立第九第十行政都察区,归第十区。乡政府设在联志村,各村有乡约、甲长。1954年,调整为9个区,八府庄村归新城区石碑寨乡,乡政府设在孙家湾村。1955年,又划归大明宫乡,乡政府设在马旗寨。公社化后归大明宫公社。1960年,又将七个区并为四个区,村又改归未央区。1962年,又恢复新城区,村回归新城区。1965年,合并城郊五个区统归郊区。1980年,撤郊区又回归新城区。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共有四五十户,不足400人,以三四代人同堂为主;20世纪70年代户型以三至五人共同生活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和子女分户,多以三人一家为主。2006年,703户,1668人,居住在南村、北村巷道和西村三个自然村。2012年,村民1630人。

新中国成立前,本村基本上沿袭旧社会的建筑模式:“独独院、瓦屋面”,地基处理用土夯,胡基和泥垒成墙;鞍间房用个担子梁,厦子檩条硬驮墙。椽和芋箔钉檩上,草泥挂瓦把雨挡,木门木窗夹墙上,再和稀泥抹光墙。这就算是盖好房,要问面积有多大?进八尺、出一丈,每间不足9平方米。这鞍间上房是一般穷人盖不起的,那时能盖起“鞍间”上房、四合院的人家,全村只有几户。

1958年拓宽含元路时,将原南村的南半部征用,这些人家迁居到村东耕地上,还有一部分在原西村的东边建房安家,被村人称为“新巷子”。随着国家征用工业用地和八府庄小学的扩大,加之本村人口不断增加,1982年后,由于本村姑娘出嫁不离村,又划出了一些类似“姑娘村”的新庄子,居住也随之分散。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村民建房普遍为砖混结构的建筑。20世纪90年代以后,村民建房更加贴近城市化。


民国前村中没有学校也没有私塾,村里有文化的人不多,大多数人家老几辈都是文盲。直到1936年,本村热心人赵升武、童志贤、黄浪如等商量在村里集资办学,校址利用北村口的“黑虎庙”。桌、凳由学生自带,校长由西村的童志贤兼任,教师请三府湾的杨生茂先生、石碑寨的刘恩恩先生等。教师每人每年一石粮,夏收五斗麦,秋收五斗谷,由有孩子上学的人家凑集,教师每天吃饭由在校学生家轮流管待。1945年,国民党占用校舍做警察局,无奈之下,赵升武腾出自家的磨房当教室,让孩子们继续读书。1947年,重新建校,校址选在八府庄小学(原西村口的村耕地上),资金由各户筹集,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工,盖成两幢鞍间瓦房做教室。同年秋,“八府庄私立国民小学”正式建校。1955年,原八府庄私立国民小学由政府接管。八府庄小学成立后,本村孩子上学,只缴书本费,其他学杂费全免。当时纱厂街、六合窑、含元殿村的孩子都到这里上学。村里成年人利用农闲到学校上夜校扫盲,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1976年,八府庄建立新城区农村第一家幼儿园,引起市、区政府领导的重视,曾组织各村干部在八府庄幼儿园召开有关幼儿教育工作的现场会。据统计,2000年以后,村里共有100多人考上大学。

两个村民小组先后成立了锣鼓队、秧歌队、腰鼓队,在新旧世纪交接之夜,村百人锣鼓秧歌队,代表新城区在钟楼东侧的东大街口,摆出十面大鼓、近百面锣、钗的方阵;时任省委书记李建国宣读“为迎接新世纪祝词”后,时钟敲响零点钟声的那一瞬间,钟楼周围和南门外广场上,云集在这里的全省各地锣鼓队,千鼓齐擂,万锣齐鸣,爆竹声声,焰火腾空,整个西安城溶在鼓乐声中。包括村锣鼓队的阵容,被省、市电视台摄录,并在电视节目播出,村锣鼓队扬名一时。村民群体娱乐活动蒸蒸日上,尤其二组村民自发成立了秦腔自娱自乐班,曾代表八府庄地区参加省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的“班社大叫板”演出。

八府庄人不欺生排外,新中国成立前乞讨、逃难或者来村里打短工、扛长工的,从不歧视,并给予热情帮助;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在村里安家落户。村里人对待孤寡老人如同家人,无论是“老五保户”的生老病残亡,还是后来无所依靠的生活困难者,村里均能一管到底。

“城改”之前,村集体收入主要以土地租赁和厂房出租为主,村民生计大多数主要靠私房出租。“城改”以来,农村“一家一户一院房”的传统理念被颠覆,第二村民小组在本组的弃耕地上建起了七幢设施配套的多层住宅楼。2003年竣工后每户都分到一套房,住宅小区取名“都市新村”。2011年3月,八府庄村转为八府庄园社区。村民于2011年回迁至八府庄园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