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韩信忠肝义胆,最后却怎么被贴上了卖国贼的骂名?

韩信,韩襄王的孙子。在项羽自立楚王,燕、赵、魏、齐国也先后封王的时候,此时的韩信刚平定了韩国的土地,然后登基成为韩王。

后来,在刘邦的军队进攻阳城的时候,张良化为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所有的地盘,并且得到韩信,封韩信为大将军,跟随刘邦一同攻打项羽。此时的项羽的各个诸侯王都在各自的封地上,等到项羽听说刘邦带着韩信去攻占韩池,便命令自己的大臣郑昌去对抗韩信。

公元前205年,韩信带着大军猛攻韩国,郑昌看自己危在旦夕,便开城投降,至此韩信攻占了韩国的所有城池。刘邦听到消息后,便封韩信为韩王。在此之后,韩信就义无反顾的带领军队跟随刘邦左右。公元前204年,刘邦退出荥阳,并派韩信及其大军镇守荥阳。不过好景不长,韩信被迫开城投降,荥阳被项羽带领的军队攻占。不久后,韩信悄悄逃出了楚军的包围,并找到了自己的主公刘邦,刘邦再次拥立他为韩王,并且跟随刘邦在楚汉大战中,最终击败了项羽,获得天下大统。其后在公元前202年的春天,刘邦和韩信两人以信誓约,在颍川为基地称为汉王。

功成名就后皇帝大多好杀功臣,历朝历代概莫能外。当然刘邦也不例外,刘邦担心自己的江山不稳,认为韩信太过胆壮心雄,勇猛无畏,而且所掌管的地区更是繁华富饶,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对韩信虎视眈眈,并且为了防止韩信有谋反之意,便派韩信去太原北边晋阳,去守卫边疆。防止匈奴的进攻。当时匈奴连年犯境,韩信怕自己势单力薄撑不了多久,便向刘邦申请到马邑去守城。当时的匈奴军队如狼似虎、马快刀狠,战斗力惊人的强悍。韩信刚到马邑不久后,就被匈奴团团包围。韩信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派使者去说服敌军求和,刘邦听后,便派大军去支援韩信,结果廖无音讯。此时的刘邦已经对韩信疑心重重,久经政治和战场洗礼的韩信,对刘邦的为人和处事十分了解,非常担心自己会被刘邦所杀。韩信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直接投靠了匈奴,或许还能有保自己一条活路。于是便带着自己的城池和军队,投靠了匈奴,之后和匈奴联合攻打刘邦。

韩信在韩国被灭后,孤苦伶仃的一个人随处漂泊,从一个无名小卒到担任韩国太尉,之后被刘邦封王,一路的刀光剑影。是刘邦最得意的三杰之一。他攻无不克的将军形象常被后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