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抑郁症,一种廉价而方便的方式

运动是一个人保持健康必不可少的方式。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关于运动可以治疗抑郁症的说法,你信不信?

对于抑郁症治疗,抑郁症患者或者其家人会发现,这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就算治好了,它依然会复发。反反复复发病程会消磨一个人的斗志,使人疲于应对,最后变得麻木和消极。因此有信心克服疾病的人,就会想尽各种方法去调节,中医、西医、物理、心理、禅学,甚至到处寻找偏方。殊不知偏方就在身边。

当然首先强调的是抑郁症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规范治疗是基于生物-社会-心理的模式建立,这一点不要去怀疑,探讨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有什么方法可同样起到治疗的作用?这里就说说运动治疗,一种廉价而方便的治疗方法,或者说调节方式。在英国,医生把运动作为治疗抑郁症的首选。研究发现,运动和抗抑郁药治疗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说其影响的体内化学物质极力让是相同的,而且运动的长期效果比药物还要好。所以对于这样廉价而有用的方式,不应该被忽视,当然要应用就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心态,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态,什么治疗都没有效果。

运动治疗抑郁症的原理

抑郁症的起病因是分为生物源性和社会源性。大脑影像学技术发现,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大脑的确出现围观的改变,比如脑灰质发生的生理性萎缩;脑内压力激素、皮质醇等浓度异常,会损坏海马体的神经元,导致神经元突触停止生长,树突枯萎,导致各个神经元间的交流阻断,进而出现大脑连接障碍导致心境抑郁、消极思维。

运动则可以催生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运动可使BDNF分泌增多。BDNF可以保护海马体等区域的神经元免受压力激素、皮质醇干扰,传统神经传导,打通大脑连接障碍。运动不是选择性地作用或者影响哪种物质,而是宏观的调节整个大脑的化学物质来达到一种平衡。使大脑前额叶皮层解放,能够记住更多有益东西,从而摆脱抑郁症固定的悲观模式;通过调节前额叶皮层内的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物质是愉悦感产生的源泉。与抗抑郁药物自下而上的调节方式不同,运动可以全面调节整个大脑的化学物质平衡。

关于运动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1、运动与药物治疗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院针对50岁以上患有严重抑郁症的男子的一组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第一组运动3次/周,30分钟/次;第二组服用抑郁症的药舍曲林;第三组吃药运动一起。通过16周观察,三组病人病情都显著的改善,这样就证明运动是和服药达到同等的平行效果的。继续研究6个月后,单纯运动组抑郁症再发的比例8%,药物组复发率38%,吃药兼运动组复发率31%。这样的结果表明运动治疗抑郁症,在远期疗效来说,是具有优势的,治疗效果更为持久,因此能够坚持运动去调节的患者,复发率也低。患者因为对疾病有了一种掌控感,后续更加有信心和成就感。

2、运动与心理治疗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一项研究,对28位轻、中度抑郁症病人分为慢跑锻炼组,短期心理治疗组以及进行不限时间的心理治疗组,一共三组。为期一周研究后,大多数慢跑组的人感觉好转,三星期后该组全部好转。因此结论是跑步在消除轻度抑郁症与短期心理治疗相当。

运动选择和效果

对于运动的选择,最好就是简单与操作,比如跑步,当然可以选择健身房的各种器材,其他运动均可以。主要强调的是动起来。至于对于效果及运动程度的选择是有关系的。研究表明,每周运动1小时也可降低抑郁症风险。而长期坚持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是不容易患抑郁症的。也就是说除了治疗抑郁的作用,运动还有预防抑郁症的效果的。

因此赶紧给自己制定确实可行的运动方案吧,如此廉价而方便的一种调节方式就在身边,你还需要犹豫吗?

最后依然强调一些,以上研究数据是基于规范操作而得出的,不是随便一个患者就可以达到。临床上来看,一般抑郁症患者,是缺乏足够动力去参与运动,因此规范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少不了。而在症状好转,动力有所恢复后,运动可作为一种很好的调节,贵在坚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