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钉断裂分析

1.问题描述

机器人产品在组装过程中出现螺钉断裂,不良率约为5%。按照客户需求,分析确认螺钉断裂的根本原因。

经外观检查发现,螺钉断裂均发生在螺帽与螺杆的交接处,外观照片如图1所示。



2.分析验证-成份分析

对NG批次的来料,断裂样品(NG样品)及OK样品进行ICP成份分析。从成份上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3.分析验证-断口形貌分析

对NG样品的断口进行清洗后观察其表面,发现断口的形貌为典型的解理断口特征,可以判定该断裂为脆性断裂。而对正常的OK样品人工折断后观察到的断口形貌与NG样品截然不同,为典型的韧窝断口特征,即为韧性断裂。




4.分析验证-结构分析

对NG批次和OK批次的来料进行切片,量测螺帽与螺杆结合位置的厚度,发现两批次的样品存在一定的差异,NG批次的较薄。



5.分析验证-金相分析

NG断裂样品:渗碳层较厚,心部晶粒尺寸较大,边缘晶粒尺寸较小;螺帽与螺杆连接处(断裂位置)已经完全淬透,韧性区已经消失。

NG批次来料:渗碳层较厚,心部晶粒尺寸较大,边缘晶粒尺寸较小;螺帽与螺杆连接处已经完全淬透,韧性区已经消失。

OK批次来料:渗碳层较薄,心部晶粒尺寸较大,边缘晶粒尺寸较小;螺帽与螺杆连接处存在韧性区(白色部分)。





6.分析验证-硬度分析

对螺帽表面进行硬度测试,发现NG批次的硬度偏上限,最大值达到HV548(供应商给出的标准硬度范围:HV450~HV550);与以往的OK批次样品的表面硬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约为HV50。



7.分析验证-拉力分析

对NG批次和OK批次的螺钉物料进行拉力测试发现,NG批次的拉力值比OK批次的小。由于螺杆与螺帽的连接面积极小,按照2mm2计算,则NG批次样品的抗拉强度比OK批次样品的抗拉强度小176MPa,存在明显的差异。



8.结论

由于NG批次渗碳及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螺钉的渗碳层及马氏体占比较高,螺帽与螺杆连接处完全淬透,使得该处脆性增大,抗拉强度下降,最终导致螺钉紧固后,由于零件对螺帽的反作用力导致螺帽断裂。

图片来源于网络

紧商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紧商科技』『紧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