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肥腸火鍋您吃得多,但您未必知道,豬大腸這三個部位很有講究


『 平時我們在菜場買到的肥腸,不太講究的商販多半會玩兩種“貓膩”:第一種,大腸裡面被各種油汙和雜物塞得滿滿的,這樣有啥“好處”?當然是增加重量,咱們買家多掏錢唄!再就是大腸頭和小腸這些,是被單獨挑出來的,我們拿到手的,只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大腸。這一點,我猜測是咱們這邊很少拿大腸頭或者小腸來單獨做菜,所以大概率是屠宰場賣給其它渠道的商販了。

但是嚴格意義來講,一“幅”(一整套的意思,湖北的方言叫法)完整的豬腸子,一定要包括大腸頭、大腸和小腸。咱們平時總說燒個肥腸吃,這個“肥腸”,其實就是豬大腸,而並不包括大腸頭和小腸。

事實是講清楚了,但文字有點多,貌似太囉嗦了。哈哈!大家知道這回事兒就行,簡而言之,豬腸的三個部位,是各有特徵的,從口感方面來描述:小腸最瘦,口感脆;大腸頭脂肪最厚,口感肉肉的,相當過癮;大腸的口感就不用多講了,好友們平時吃得多,都知道。

今天恰好東北的親戚寄來了一整套完整的豬腸(實物比較油膩,我就不拍圖了),在老婆的提議下,我出手一道經典大菜:酸菜燉大腸頭。正好做個記錄,在好友們面前賣弄賣弄。 』



▼ 歡迎大家來“找茬”。 嘿嘿,哪個是大腸頭?哪個是小腸?結合我上面提到的特徵,大家一定發現了。沒錯,最中間那個大圓圈,肉嘟嘟的,那就是大腸頭,看起來最細,明顯覺察到彈性的,那就是小腸了。


▼ 近距離鑑賞,更直觀吧?


▼ 普通肥腸也就是主要部分:大腸,新鮮度也是極好的。

對了,這道菜的做法還真是簡單: 把豬腸提前輕滷到位,然後酸菜魚料包直接煮是最省事兒的。我選擇的是第二種方法,把單獨購買的酸菜,還有姜、蔥、花椒粒先炒香,然後加大骨湯或清水,把豬腸下鍋燉,加少許的蠔油和味極鮮,大量的白胡椒粉,調個味兒。這種輕口味做法,一點也不腥,並且能享受豬腸最完美的口感。



當然了,前提重中之重,一定要把腸提前滷到位,這是個費時間的活兒,我寫過詳細菜譜的,馬上方法分享給大家:

其實處理豬腸子一點也不復雜,只需要花點時間和耐心。

第一步:新鮮豬腸子買回來用冷水初步清洗,儘量把所有的腸油拉掉洗淨,基本就有下圖這種效果了。

緊接著撒一些鹽上去搓啊搓,會搓掉更多的髒東西,然後繼續清水洗淨

不著急,再來!用澱粉再來一遍上面的步驟。

然後把清洗過的豬腸子冷水入鍋煮(圖片未拍照),會煮出來超多的肥油

下圖是煮過之後撈出來的樣子,乾淨多了有沒有?

繼續準備一鍋冷水,加花椒、鹽、料酒、八角大料、大蔥白、薑片,把煮過的豬腸子滷製一番,大火煮開轉小火滷兩個半小時。

瞧!滷好的豬腸子相當誘人啊!


▼ 清蒸小黃魚。 半斤多一條的青島海捕小黃魚,正好一條一頓的量。蒸魚參考菜譜:

我用十二年的老陳皮,清蒸一小段新鮮的大白刁魚,您說值不值?



▼ 清炒蘆筍。 團購回來的蘆筍,真的是很差勁,蘆筍一定要吃肥壯的那種,越新鮮越好,這個太瘦了。


▼ 哈爾濱兒童腸。 直接冷吃最過癮,兒童腸跟其它哈爾濱紅腸比,一個字:瘦!


『 誰說上了四十就不勇 四十歲就像一條活龍 』




感謝您關注:江城潮爸頭條號 。 其實關不關注並不重要,我是一個全職家庭煮夫,但我肯定不靠寫這些東西賺錢。分享美食是一件非常正能量的趣事,並且我每天都在呼籲身邊的朋友,包括網友們,在時間允許、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儘量選擇回家吃飯,少吃外賣。這是我的真心話。當然了,我個人的力量太過於渺小,這種呼籲聲能夠聽到並願意接受的好友,真的是緣份。

不管怎麼說,但願這些寫得比較粗糙、但足夠簡單明瞭的菜譜,能給您的廚房日常和買菜選擇帶來一點幫助,那我就很開心了。每一個字、每一張圖片,都是我親手敲打和上傳的,我沒有什麼助理、小編,所以言詞不妥之處,請好友們多多諒解。更多家常菜做法,在我的私人菜譜(搜:江城潮爸美食會)裡還有幾百道,如果找不到相關菜的做法,您也可以隨時發個私信給我,一定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