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大铁锅——古人的房子什么样(罗马篇)

罗马,提到罗马,每个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个个身穿环甲手持塔盾、短剑的士兵组成的集团方阵在战场上摧枯拉朽般的碾压着诸如帕提亚、托勒密、雅典这些弱鸡文明的场景,没错,罗马就是力量的象征。

宏大而庄严的暴力美学正是罗马军阵带给我们的深刻记忆

可是再强大的军队都是由一个个士兵组成的,而士兵也是人,有吃喝拉撒衣食住行,况且每一个将军与士兵的背后都是一个罗马的家庭,有贵族阶层有市民阶层,这些人脱下战甲收起短剑后会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与妻小父母谈笑交往的那个“港湾”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铁锅菌,所以今天鄙人决定带着各位读者大爷们一起探索古罗马人的居所,看看古人是以怎样的方式装修自己的住宅的。

士兵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嘛,难道你就不想看看他们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吗?

探寻古代普通人的衣食住行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对于市民阶层的研究产生不了太大的社会效益,政府与专家更不会投入太多精力与财力研究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关于古罗马住宅的资料可谓少之又少,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尽详实的地方还请大佬指出,毕竟历史学家更感兴趣的是凯撒、西庇阿这样的立地巨屌,我等小民们的喜怒哀乐也只能是历史卑微尘埃尔。可是任何伟大都是由卑微铸就,铁锅菌这就通过手头有限的资料为各位读者大爷还原一个罗马公民的家居环境。

典型的罗马住宅(domus)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庭院(atrium)和配有门廊的花园。这是《建筑十书》的作者维特鲁维的描述,维特鲁维此人生活在凯撒治下的罗马,此时正值罗马共和国末期,属于一个大企业全面转型扩张的时代,所以通过维特鲁维简单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时期罗马公民所享受到的丰厚待遇以及罗马式住宅的基本样式,即以庭院为中心的中央天井式住宅。

复原的罗马富裕阶层的住宅平面图,可明显看出建筑中心部位立柱较为密集的区域便是连廊与花园的位置

从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罗马住宅在等级划分上与中国古人所用的方式非常相近,都是以院落为中心,以院落数量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庭院与花园组成了一所典型罗马住宅的社交与生活两部分活动的中心。而连接两个中心的交通要地则是主人的书房,书房是罗马人待客议事的重要场地,也是在庭院议事以及在花园举办宴会的主持场所,书房连接两院的结构即直观展现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

庞贝古城遗留的罗马住宅——花园与连廊

这是庞贝古城遗留的罗马住宅中的花园与连廊部分,因为维苏威火山爆发的原因,住宅的地面与墙面收到了严重的岩浆侵蚀,目前的地面为后期修缮所致。

如果在城市区域拥有像上图这样宽大的花园的住宅,那主人一定是市民阶层中非常有势力的一部分人,如果住宅的地面满铺马赛克,墙面全部装点壁画的话,那一定是在朝中任职的名门贵胄。不同于照片中所示的后期人们修缮的简陋的庭院植栽,当时的中产市民们十分热衷于效仿权贵们的豪华陈设,诸如雕像以及各种精美陶艺,还有符合流行趋势的园艺。罗马人的庭院常用月桂、常春藤及黄杨木,甚至樱桃、苹果、桃树也被善于制造流行趋势的市民阶层所青睐。

马赛克

马赛克是罗马装饰风格的代表,但在当时可不是人人都铺得起马赛克这种名贵的装饰材料,即便是贵族,作为铺装的马赛克也是仅仅出现在庭院和花园走廊等公共空间中,起居室则是以大块规则切割的罗马洞石或是灰泥(一种将石灰、碎瓦片拌以红石膏为粘合剂的材料)辅以地毯为主,这主要视房间主人的社会地位及在家族中的角色所定,每一间房间的地面及墙面装饰都不尽相同。

经过电脑复原后的罗马住宅庭院

庭院(atrium),这里也是住宅前半部分的中心,面积很大的空地。屋顶上有天井,与天井相对应的是挖空地下形成的水池,用于收集雨水并输送到地下水池。在比较富有的家庭里,庭院部分会进行奢侈的布置陈设;人们可以看到家用保险箱,在水盆旁边还有大理石桌,桌子周围留下了当年家庭聚餐的美好回忆。桌子的支撑部分装饰豪华,而在重要场合桌子上会摆上最精美的瓷器。在水盆旁边是货真价实的大理石水井或陶土水井,水井旁有空洞,水可以从这里流入地下水池。在庭院里还可以找到小型家庭教堂(lararium),名字来源于拉里神(Lari),她是家庭保护神。小教堂的形状和装饰各不相同:有的在三角楣饰上放置了一个小小的壁龛;有的神龛是小庙形状底部还有画饰;有的放置着家神或是其它神明的铜制、陶制雕像。由于住宅规模加大,也可以在厨房或走廊上放置家神龛。

古罗马镶嵌画

精美的镶嵌画往往以严肃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当然也有少部分马屁精会将元首或是帝王的英雄事迹记录下来,不过这样的主任一般结果都不大好,因为不管是共和时代还是帝政时期,罗马的统治者迭代及其频繁,政治风向变换莫测,到了佛拉维王朝结束,罗马皇帝世袭后,大贵族们的住宅镶嵌画基本以没有主题的肖像及花鸟为主,以免惹祸上身。

而与神龛并行的墙面装饰则是壁画,罗马家庭的装饰壁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镶嵌画,即王公贵族也只能在门厅、庭院等待客空间用一用的名贵装饰物,其材料多以大理石为主,有极个别奢侈的主甚至会用到黄金,比如尼禄,当然他的王朝没有像他镶嵌在墙上的金子一样久远。另一种就是画在普通墙壁上的装饰画了,罗马上至王公下至百姓的住宅的大面积装饰任务都由这种风格更像是涂鸦的装饰壁画承担,而画面的精美程度则源于主人财力的多寡,对于一些财力不济的普通市民,家里装饰墙面的壁画可以说是十分随意马虎了,有些甚至是屋主人自己画上去的。

《有桃子的静物》(赫库兰尼姆壁画)约公元70年

《有桃子的静物》(赫库兰尼姆壁画)约公元70年,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画面上几个连着茎叶的水果和玻璃瓶出现在有阶梯的架子上,其中两个水果被切开,看上去显得凌乱而随意。玻璃瓶上那一道亮眼的高光带被画家捕捉到,并且仔细的描绘了物体投下的阴影。这看似简单的细节,可以说是意义重大的。因为它意味着有一个画家开始将事物的外貌理解为光线作用下的产物,对一切事物的描绘都是在对光进行描绘。这也是铁锅菌能找到的水准最高的壁画。

在罗马市民阶层毕竟是少数,随着帝国征伐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政治集团或被征服或被并购,他们的加入使得罗马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阶层关系也趋于多元化。

每一个罗马省份的有志青年都幻想着到罗马、亚历山大、昔兰尼这样的大城市闯荡一番,就像在上海工作打拼的外地青年一样,因为没有户口所以他们的市民身份是不被承认的。2000年前的罗马也一样,随着人口膨胀及各民族混居现象的出现,住房用地愈发紧张,帝国用于住房保障的指出也呈几何增长,非市民阶层的人也要生活,而众多市民阶层也将无力承担院落式住宅。

因此下图这种超越时代的建筑产生了,小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2000年前的建筑,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有什么区别?和工业革命时期的红砖楼有什么区别?。。。。冷静一下

其实早在罗马帝国开创之时,古罗马已约有一百万人如是安顿,并习惯邻里之间长期的相处。他们将这种集合社会特征的高层房屋称为“岛屿” (Insulae或Island)。

这种形式的住宅都是以类似于开发商的形式建造并转租的,整个建筑的拥有者会将楼层内的房间长期或短期地租出给一些不那么富裕的人群。到了公元四世纪之际,古罗马已经有大约443000幢岛屿式房屋,而独栋的数量仅有1790幢,这组惊世骇俗的数据其实打破了我们以往对于罗马人生活的固有认知观念。

该种多户型房屋还另有三种空间上的特征:1. 毗连式(Adjacent) 的墙壁、屋顶与地板,一家住户与四周的每家邻居之间都有部分共享的砖瓦;2. 可控制(Containment)的设备与供应源,例如所有住户的水电煤皆由一处共用的后院向外提供;3. 楼房的最底层通常会被修成店铺用于商业,岛屿式居住的第三大特征便是它的附加商铺(Tabernae或Island featured shops)。

这三种特征在我们现在生活的21世纪仍然是随处可见的。古典文化对于整个世界的影响由内而外的——人类的素质之所以能够随时代而提升,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通过掌握自身的生活模式而越来越了解这个社会的运作、以及交流协同的方式。

设计亦是如此,在阶段性的潮流和历史大趋势的交替影响下曲折前进,其最终的目的即在功能与美的取舍间助力社会的进步,平衡供与需的矛盾。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下次有客户向你要罗马式的方案,你可以真挚的看着他的眼睛问:您,真的想好了吗?

如果各位看官觉得本文值得一看,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春风吹佑升”,我们将带您以设计师的眼光剖析生活中一切有意思的事物!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设计供销社,文章图片转载均已获得原使用者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