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良谈留白

喜欢书法艺术的朋友,欢迎关注、转发、评论、点赞均是对我的支持!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草书更是把线条当作凭借,作为编织自己生命的艺术王国,这个线条是在一定技巧保证下的,以有规律的、精准的、更合理的线形、线质来确保线条的流畅与性情。

黄山谷论书 32x47cm 2020

平时我们所看到的草书线条,是实在的,是明线,形态的优美合乎节奏的韵律,打动着我们心灵,它的美与丑,合情入理,是显而易见的,是相对易于把握的。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7x87cm 2020

而看不见的暗线则是在明线的照应下,在情的感发中体现出的一种的潜在的“涌动”,它与实在的线共同编织出艺术的境界来,这就是书法艺术的“布白”。

柳永《雨霖铃》 26x60cm 2020

所以说,草书的线条美,包含的意义是两方面的,即黑与白的和谐,虚与实的生发。一派神行的实在的线条的风采,固然使人醉心神往,而那虚白无线的“无字”处,同样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从线条的虚处可以看出其背后的更为深沉的内涵,给人以意味深长的想象空间。

李日华《论书》 56x32cm 2020

——陈海良

陈海良,江苏常州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创作部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国展评委,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委员。

师从尉天池、马士达等教授(中国唯一楷、行、草书全国一等奖获得者)当代行草创作代表人物,专著有《乱世奇才——杨维桢》《中国书法墨法研究》《解密》

想了解更多陈海良相关咨询,及陈海良书法鉴赏收藏,请在后台留下联系方式,我们将有专业人员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