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党史」孟津县第一个党组织—负图寺党支部的诞生

1929年秋,中共洛阳特支书记万寿山派赵子湘回孟津进行建党工作。赵子湘回到孟津后,就以负图寺小学为主要阵地,宣传党的主张,考察进步师生,筹备建党工作。他首先考察了解了进步女教师雷淑芳,向万寿山汇报,二人共同介绍雷入党。万寿山还亲自到雷河,在赵子湘家的梨园里为雷淑芳主持了入党仪式。雷淑芳入党后,又和赵子湘培养发展了进步教师雷声时、李运通和贫苦家庭出身的学校工友张天祥3人入党。在此基础上,经洛阳特支批准,孟津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负图寺支部诞生了。

负图寺原貌

起初,党支部工作由赵子湘负责。次年8月,他家遭劫,被迫移居洛阳。数月后,万寿山又派他到国民党部队去开展工作。此后,赵子湘自行脱党(1944年5月,孟津沦陷时,他充任伪县长)。

1930年,赵子湘离开孟津以后,负图寺小学党支部工作由雷淑芳负责。当时,她的丈夫赵俊德在苏联莫斯科留学,长期杳无音信,一人带着女儿生活非常艰难。不久,便随娘家母、兄迁到洛阳去住。雷淑芳在洛阳曾参加过一段地下党的活动,后脱党。雷淑芳迁往洛阳后,中共负图寺支部工作由雷声时负责。

中共负图寺支部建立以后,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宣传党的思想理论。党支部组织学校进步师生阅读党的书刊读物。向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启发学生觉悟。利用春节、庙会,乘夜深人静之际,组织进步师生到村头、路口张贴传单、标语。组织“粉笔队”书写革命标语口号。如“红军万岁”、“工农革命万岁”、“拥护共产党”、“维护苏维埃”、“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等等。还利用“五四”、“二七”、“国耻纪念日”等举行纪念会,组织师生演讲,进行革命宣传。当时,党支部活动地区主要在雷河、雷湾、城关、铁谢、白鹤、油坊、卫河、七里、范村等地。据早期共产党员范庆祥回忆:当时,他在负图寺小学上学的高级班有学生40多人,参加革命活动的70%以上。范毅、谢健原来在封丘革命根据地,回来后向群众和师生介绍“苏区”情况,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宣传活动,被吸收为共产党员。

龙马负图寺现貌

—不断吸收新党员,壮大党的组织。当时发展党员主要在负图寺小学附近学校进步师生中进行。党员人数最多时达到88人。

—建立共青团孟津县支部。在党支部领导下,先后培养发展共青团员12人。于1929年冬,正式建立了共青团孟津支部。由共产党员、教师李运通担任团支部书记。1931年,这些团员学生毕业后一部分升入县师和洛阳八中,成为这些学校的活动骨干,在县城和洛阳,继续从事党的工作。

—开展学运工作。负图寺小学校长王景荣看到进步师生的活动很不满意,多次扬言要开除几个教师和学生。1930年7月,负图寺党支部雷淑芳、雷声时、李运通等人领导师生以清查王景荣克扣贪污师生伙食费的名义,冲进他的住室,高呼“打倒王景荣”、“王景荣从学校滚出去”,把王景荣的行李扔到院子里,封了他的住室,然后组织游行。游行队伍经水庙进入孟津县城(现会盟镇老城村),到县教育局请愿。面对学生列举的事实和要求,教育局长焦申甫被迫撤掉了王景荣的职务。这次斗争打击了反动势力,保护了革命力量,巩固了党在负图寺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