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與佛對話,拉薩,一座“轉”出來的聖城

溫暖的陽光穿過窗戶,在暗淡的房間投下一片明亮的光影,明暗交錯中,只有些低低的說笑和踏過木樓梯的聲響,彷彿有一種隨性又刻意的情緒,在幽暗的空氣中升騰瀰漫。 獨坐窗邊,直到大片流雲遮住了陽光,一種激動,慌亂,不知所措的感覺在心底慢慢溢出,不可言喻,不知來去。

樓下的街道上,虔誠的老人,微笑著的男人,有著高高發髻,盛裝的婦女,紅色僧衣的喇嘛,匯成一條不見首尾的洪流,沿著大昭寺流動,沒有喧囂,沒有爭執,只有低聲呢喃的六字真言和誦經聲,還有“嚓嚓嚓”或急或慢的腳步聲。

那是2007年7月某個下午的六點,我在拉薩城八廓街瑪吉阿米餐吧的二樓,第一次用心去觀察那些轉經的人們。

在藏區,我們總能遇到路邊的寺廟,佛塔,以及瑪尼堆等,還有圍著它們順時針繞圈的藏族僧俗信眾。實際上,瑪尼堆是由刻有六字真言、佛經和佛像的石塊堆壘砌而成,佛塔裡安放著佛經和佛像,圍著旋轉一圈,其功德等於誦讀了一遍經文。謂之“轉經”。此外,寺院外的轉經筒,手搖的轉經輪,裡面都藏著六字真言和經卷,轉動一圈,也等於誦讀了一遍經文。

藏語裡,轉經就是“朝佛”,據傳源自藏傳佛教密宗金剛乘“朝聖轉經”的儀軌,沿順時針方向轉山、轉湖、轉寺,轉塔,乃至轉動經筒,經輪等,都可以看作是“輪迴”的意識和“轉”的行為的結合。即輪迴之運轉被信眾的朝拜之運轉所表現出來,從而讓信眾在運轉中自身體到心靈不斷地接近佛,以得到禮佛敬佛的功德。

另一方面,轉經其實也是一種以體力來替代腦力誦經方式,過去,由於藏區信眾識字率普遍不高,轉經成為更多信眾進入佛法的方便法門。人們還發明瞭許多利用自然力量誦經的辦法:山野間到處飄揚的彩色經幡和風馬旗,是利用風力誦經。在川西的山區,我們經常看到建在溪流和河灣上,安放著轉經筒的小屋子,那是利用水力誦經;據說還有火力誦經,方法是依靠燈燭產生的熱能推動經輪轉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因此對於藏區建築而言,其外圍和內部的“轉”的空間尤為重要。人們常說:先有大昭寺,後有拉薩城。就是這種特性的具體表現。“拉薩”一詞,本就指以大昭寺為主的八廓街一帶。大昭寺吸引的眾多朝拜信徒圍繞其轉經,外側隨之形成的市場、居民點等,也就構成了最早的八廓街,再逐步擴展成為拉薩老城。

到15世紀左右,拉薩形成了三條著名的轉經道,即囊廓、帕廓(八廓)、林廓、它們是以大昭寺主殿中的主供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為中心,向外延伸的三個同心圓,分別有內轉經、中轉經、外轉經之意,人們稱之為“聖城三環”。它們是藏傳佛教信眾在日積月累、循環反覆的、圓圈式的轉經活動中構建起來的,自成一體的信仰空間。儘管這些“廓”(圈)大小各異、半徑不同,具體路線也各有差異,但是它們在信眾心目中的宗教價值和實踐意義都是相同的,都是可以帶給他們今生與來世福祉的神聖空間。 再後來,圍繞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形成了第四條著名的轉經道——孜廓。

圖片來自網絡

同麥加、耶路撒冷等偉大的宗教城市一樣,聖城拉薩,是眾多藏傳佛教信徒和朝拜者一生嚮往的夢想之地。每天,從青藏高原及其周邊的甘南、川西、滇西北和內蒙的信徒們,花費數月或一兩年時間,徒步甚至以磕長頭的方式從上千公里之外來到這裡,他們在大昭寺門前的青石板上,一次又一次的匍匐叩拜,他們圍繞著幾條轉經道無休無止地轉圈,他們左手執念珠,右手持轉經輪,人在轉,念珠在轉,經輪也在轉,無所謂從哪裡開始,也無所謂到哪裡結束。

幾天前,在川藏線著名的然烏湖畔,我們遇到了從藏東的昌都市到拉薩朝聖的一個藏族大家庭,男主人是公務員,女主人告訴我們,她此次的最大願望就是去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前磕長頭,然後去城裡的幾條聖道轉經。“要轉很久很久”。她笑了:“老公假期滿了,就讓他先回去。”

現在,我就在大昭寺的門前,它是聖城拉薩心臟,也是廣大佛教信眾心中的金色聖殿。

大昭寺的主殿覺康大殿呈正方形,一共分四層,其中一至三層都有迴廊,周圍隔成一間間小佛堂,中軸線上一座佛堂供奉著文成公主帶來的佛陀等身像,還有一間佛堂供奉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的塑像。除此以外,周圍環繞著20多個大小不等的經堂、佛殿等。

圍繞覺康大殿所形成的迴廊型轉經道,被稱作“囊廓”,在藏語裡是“內圈”的意思,“囊”也有“家裡的”意思,所以“囊廓”也可以稱作自己家裡的轉經道。迴廊四壁繪有無數佛像而被稱作千佛廊,廊壁有380個銅質轉經筒,低聲念著經文或六字真言的信眾們沿長廊一邊走,一邊轉動這些固定在特製木架上的轉經筒,轉滿一、三,五等奇數圈就叫“內轉經”或“轉內經”。

當地人還有這樣一種說法:主殿內圍繞主供佛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轉動而形成了一個小圓圈。才能叫做“囊廓”,這個極小的轉經道,需要信眾緊貼著佛陀的座臺和身體,挪著細小的碎步行進,幾乎一次只能容一個人通過。人們在佛陀的周圍頂禮,用前額碰觸所能碰觸到的一切地方,或把自己隨身帶的佛珠在佛陀的座臺放一下,揉一下,然後馬上接觸到自己的頭頂或前額,以便能更多地、更直接地接受佛陀的加持和護佑。

囊廓因其離佛祖最近,所以它也是拉薩城內最神聖的轉經道。主殿前有一根被稱作“牙柱”的特殊柱子,上面有一道道裂紋,裡面塞了很多人的牙齒。據說倒斃在路上的朝聖者臨死前會敲下自己的牙齒,同行的人會把他的牙齒帶來大昭寺,嵌進古老的“牙柱”裡,以完成亡者未完成的心願。

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初期。為了監督建造覺康大殿,松贊干布率群臣住到了臥塘湖(現已封閉)邊,並建造了圍繞大昭寺的第一批建築。大昭寺建成後,隨著佛教在藏地的廣泛傳播,大昭寺作為信眾心中聖殿的地位日漸抬升,前來朝聖定居的人也漸漸增多,在其周圍又陸續出現了旅店、住宅、商店、和小寺廟等一系列建築,八廓街的形態逐漸顯現出來。

“帕廓(八廓)”本意為“中圈”,也有寺廟周圍的意思,八廓街即“中轉街”。它位於拉薩舊城區的中心,是拉薩歷史上最早、最有名,最繁華的一條圍繞大昭寺的環形街道。有眾多老舊的藏式建築遺存,基本保持了拉薩古城的原有風貌。走在街上,大型煨桑爐嫋嫋飄散的桑煙,似乎時時展示著這條拉薩最著名的轉經道的非凡之處。

這是一條被信眾譽為“聖路”,即“昇天之路”的轉經道。從坐東面西的大昭寺正門前,依次為八廓西街、八廓北街、八廓東街和八廓南街。八廓的南面與大昭寺門前的廣場相連通,全長約1.8公里,呈圓形。如同一條潮汐漲落的河流,每天日出之前,轉經的人就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八廓街開始人流湧動、人們目不斜視,呢喃念詞,似乎走向一個確定的目標,但走著走著又回了原處,不斷重複,沒有終點,直到太陽落山後,人潮逐漸消退,八廓街慢慢歸於沉寂,陷入夢鄉。

從時間段來看,轉經清晨以老年人居多,白天則是從四面八方來的外地信眾,到了傍晚,更多的是下班的市民,商人們。除了傳統節日,藏族人一般認為早晨轉經比較吉利,一週當中的週三也是好日子。轉經也以單數為好:一、三、五和七。轉七圈被認為最好。轉完八廓街大概要一個小時。

對我們普通遊客而言,現在的八廓街,就是拉薩最大的一條集觀光,購物,宗教遺蹟,民俗文化為一體的步行街。圍八廓街走一圈,既能敬佛又可以買到許多民族特色的東西,更有打卡勝地瑪吉阿米,同布達拉宮一樣,遊客來拉薩,必到此處。難怪有人說:走過這條宗教與世俗、神話與現實交織的八廓街,就等於走過整個西藏。

林廓又稱作“其廓”,意為“外圈”,引申為“外轉經道”或“轉外經”。基本上位於拉薩舊城區的外圍,在拉薩市旅遊地圖上,可以看到沿途標有林廓北路、林廓東路北段、林廓東路中段、林廓南路、林廓西路等地名,都是根據林廓路段所在方位命名的街道。

作為拉薩最長的轉經道,林廓大約有8公里長,轉一圈一般要3至4個小時。在這個巨大的圈內,林廓不僅和囊廓、八廓構成了三個半徑不等且越來越大的同心圓,而且還包容了孜廓、堆廓和麥廓等許多大大小小的轉經道,以及大昭寺、小昭寺、布達拉宮、藥王山等聖蹟,各寺庵裡的高僧大德等特殊人物。正是因為林廓內“三寶”眾多,聖蹟雲集,才吸引了廣大的僧俗信眾不辭辛苦、不厭其煩地循環往復繞轉。

有人說林廓的起點是小昭寺路和林廓北路的丁字路口,也有人說郵電大樓是“林廓”較為固定的起點之一,也有人認為林廓根本就不需要起點。這條轉經道先後經過林廓北路東段、林廓東路、林廓南路、江蘇路、金珠東路、德吉中路、北京中路、林廓西路、林廓北路,最後回到起點。

事實上,隨著拉薩城市建設的發展,擴展的街區早已湮沒了早先的轉經道。知道這條轉經道準確線路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拉薩的老人只要身體好一般都喜歡去轉“林廓”。他們三五成群,每天早上相約在某時某地,一起去轉“林廓”,中午在“林廓”路上專為轉經的老人開設的飯館裡用餐、大家一起喝茶,聊聊天,在這裡、世俗生活與精神信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我曾嘗試走上這條轉經道,但在金珠中路迷了路,進入一條小巷,上行到了藥王山南側的千佛崖,這是一處旅遊攻略上少有的地點,於我也算是一份意外的驚喜。

​實際上,相較於地理意義上的拉薩老城,林廓要大得多。百年前,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外的許多地方還是荒野水澤,但轉經者的腳步改變了空間的屬性,為拉薩創建出一座精神上的聖地。人們相信,林廓以內,是佛祖特別福佑之境。所以民間諺語說:林廓內出生的人心地善良。還有一句諺語說:林廓內出生的孩子不會得麻風和癲癇。

初到拉薩,我所住的酒店就f在布達拉宮後面,第二天一早,我便來到紅山下面的宗角祿康公園,樹木青翠,鮮花奼紫嫣紅,公園右邊轉角處,有幾座精美的經塔,金色的塔尖,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山腳是一排長長的轉經筒,許多老人一手拿著小小的經輪,一手緩緩的轉動經筒,口中低低呤誦。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裡就是環繞布達拉宮的轉經道“孜廓”的一小段。

​“孜廓”意為“頂圈”,可引申為“頂轉”。老拉薩人愛說“孜布達拉”,意思就是指“紅山上的布達拉宮”,“頂轉”也就是“圍繞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轉圈”的意思。它是專門圍繞布達拉宮的一條著名轉經道。在向心點上有別於其他的轉經道,這與布達拉宮在宗教信仰與世俗社會中的殊聖地位是分不開的。此外,它在江孜塔附近與林廓交接繞轉。

孜廓比八廓的圓圈要大一些,自然路也稍長一些,大約有2公里多,轉一圈要1個多小時的樣子。

孜廓形成於何時,可能沒人知道,也許同高原無數轉經道一樣,圍繞聖蹟轉經的人多了,就自然形成了。有意思的是,孜廓沿途經的宗角祿康公園,黑龍潭公園和布達拉宮廣場。風景優美,更是一天休閒散步的好去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除了聲勢浩大的轉經人流。也有更多的市民和遊客在這條著名的轉經道上流連忘返。

數十年來,儘管現代化已經給拉薩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但這座城市的精神內核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它仍然屹立在神性的傳統之中。藏傳佛教中代表極樂世界的“壇城”圖案,形狀外圓內方,意為“聚集佛菩薩於一壇,或諸尊神於一處者”。在壇城外部,有同心圓保護著它。第一個同心圓呈火焰之圓輪,它象徵著無明之燃料,第二個同心圓為金剛帶,表達了覺之圓滿和不變之特徵,第三個同心圓是蓮花矍,表達了涅槃重生。這三個“同心圓”的寓意,恰好與拉薩城中的囊廓,八廓和林廓三條轉經道相契合。

然而,對於千千萬萬朝聖者來說,也許根本就不會糾結於哪條轉經道,甚至不完全明白此中蘊含的深意,一天,一月,一年,他們只是一步步走在這些長短不一的道路上,用身體,心靈乃至生命去縮短與佛陀之間的距離,接近最直觀而確切的圓滿。

但於旁觀者的我們而言,這些轉經道是最近的,它就在眼前;也是最遠的,永無抵達之日。它不通向任何地方,除了內心,走在上面。每一步似乎都走在無以言喻的虛幻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