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关于人的本性

“自私”是人的本性。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它包括两个层面,即本能的自我需要和心理的自我需要。本能的自我需要包括对身体、生命的自我保护和性的自我需求;心理的自我需要即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及对他人、社会的有限给予和付出,赢得人们的尊重、赞誉和肯定。因此,从人的本能的自我需要的层面讲,人是为自己而活着的;从人的心理自我需要的层面讲,人是为梦想而活着的,是活给别人看的。心理的自我需要是人的本性的高级层次。人除了自己以外,只对自己的子女是无私的,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总是将自己的子女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

本性隐藏在人的潜意识里,往往通过人性表现出来,其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如果一个人从一生下来就脱离社会,不与任何人接触,其结果会十分明确,这个人没有法律、道德、传统的观念,也就是没有社会性,其人性与本性相近,其言行会以“兽性”的形式表现出来。成长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往往按照社会规则表现本性,他会权衡利弊、择优而取,因为如果直接表现本性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和人们的谴责。当一个人横竖是一死,如果他能够选择死的方式的话,他一定会选择人们认同和赞美的方式、而不会选择人们唾骂的方式去死,因为选择人们认同、赞美的方式去死,子女和家人会受到庇护,后者要比前者来得更划算一些。人的本性还往往通过“集体主义”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体现了人的社会性和本性的表现层次。当一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不能直接为自己谋取利益时,他会选择为家人、单位、地方和国家谋取利益,谁与他的利益联系最紧密,他就会选择最先为谁谋取利益——这就是一个人为什么会有民族精神和国家观念的主要原因。

人心向恶。人的恶性是人所固有的,而人的善性却是环境塑造的。要不,国家就没有必要颁布法律了。人的本性与法律和道德是相悖的,凡是法律和道德禁止或反对的事,其实就是人们内心期待去做的事。堕落在我们的词典里是一个贬义词,但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期待堕落。如果某个人不需要劳动和创造就可以获得他所需要的一切,他是不会去劳动和创造的,除非他感到寂寞或者另有目的。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来说,更是难以接受剥去人性美丽的外衣,将人的本性暴晒于阳光之下。

人的表现欲和攀比心理是与生俱来的,是本性的一种变异状态。凡是人类群居的社会,本性就会自然衍生出表现欲和攀比心理。其实,对于某个人来说,财富的多少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比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们多多少或者是少多少。如果一个人大雪天看见大家都穿着皮靴,而自己光着脚丫在雪地里瑟瑟发抖,他肯定会心理失衡,他很有可能萌生去偷、去抢的念头。又比如,一个人的邻居如果买了一台大电视机,他也会想方设法去买同样大小的电视机;在一栋新居民楼内,如果有一户人家花巨资装潢了房子,所有的住户都会以此为参照物,尽管有一部分人装好房子后可能会等米下锅,会穷得一文不名,而且有可能要靠去偷、去抢才能过日子,但他们仍要不情愿地去攀比别人的标准。

人的本性其实无所谓好坏。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人们在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同时,也会为国家、集体和他人做出贡献。人的本性其实是人们劳动和创造的源源不绝的动力。

原载:火星子的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