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国科学家的努力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9点,在中国上海和台北、美国华盛顿、智利圣地亚哥等地同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人类有史以来获得的第一张黑洞照片公布,人类第一次看到了黑洞的样子。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都得归功于一个叫“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的努力。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正是这个项目完成了给黑洞拍照(天文观测)以及照片的“冲洗”(后期数据处理),让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黑洞的样子。

无论是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发布会分会场有两场在中国,还是发布会上使用的英语、汉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都显示出在此次探索任务中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观测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八台射电望远镜联动完成,有些望远镜位于美国、智利等国境内,而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刚好位于这些国家的“背面”,如果用中国的望远镜来观测,那可能会影响到与其他国家望远镜的联动效果。

虽然没有使用中国的望远镜,但是隶属于东亚天文台,位于美国夏威夷名为JCMT的望远镜,中国通过给东亚天文台投资的方式获取了JCMT的使用时间,而使该时间内观测到的数据也被用于EHT项目。

而拍摄结束后,更漫长的照片冲洗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同样没有缺席。

香港《南华早报》的一篇报道便详尽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在此次探测黑洞的行动中的作用。

报道称,两年多来,中国的天文学家们全身心投入到了项目中,具体来说,中国对该项目的贡献主要在于提供资金支持、电脑建模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

而这些都不是简单就能完成的工作,报道透露,EHT阵列的观测只持续了几个小时,但后期研究人员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才将碎片化的图像拼合成一张完整、可信赖的照片。

“需要处理的数据是天文数字,任何国家都无法单独完成,因此采取了国际合作的形式。”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系教授吴学兵对《南华早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