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黄河第一隧!中国开建第一大黄河隧道!

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中这样描写黄河:"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侧面也反应了黄河的湍流和多变,从黄河流域第一座现代桥梁兰州中山桥建成以来,黄河两岸居民往来早已不是难题。但是最近,一项全新的工程在山东济南开始建造济泺路穿黄隧道,又称济南黄河隧道,面对黄河如此多变的河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人们或许从来没有想象过可以驾车或乘坐轨道交通由黄河之下穿越黄河


这条被誉"万里黄河第一隧"的济南黄河隧道,在黄河之下54米深处的隧道将济南南北城区相互连接。为了济南城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也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需要,济南跨黄河隧道工程在两年前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于去年年底正式开始建设。济南黄河隧道南起泺口南路,依次下穿二环北路、北绕城高速公路、黄河南岸大堤、黄河、黄河北岸大堤,北至鹊山水库,在邯济铁路西侧接现状309国道。其中,隧道总长3.67公里,盾构段长2.52公里;在黄河南北大堤两侧,采用明挖段,总计1.15公里。隧道采用的是双洞双层设计,上层为双向6车道公路,为机动车通行,下层则运行济南城市轨道列车。

整座隧道计划建设工期大概为三年个月,预计全线建成将在2021年。隧道施工采用两台刀盘直径为16米的盾构机,向前挖掘2.52公里,其余的1.15公里将采用人工机械明挖方式。正在进行隧道挖掘的盾构机是山东第一台超大直径的济南黄河隧道一号盾构机,每分钟能向前掘进的最大距离为45毫米。济南黄河隧道目前是国内在建直径最大公路铁轨合建的盾构隧道,称其为"万里黄河第一隧"毫不夸张。

济南黄河隧道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也是非常之多,济南黄河隧道是中国第一个穿越地上悬河工程,隧道的最低点在河床下方54米的深处,保证隧道不渗水成为了隧道建设的关键。而济南南段的粉质黏土地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队施工的难度。在济南黄河隧道正式运营后跨越黄河的距离将缩減至4分钟左右,这项穿越济南黄河的大型隧道工程,不仅填补我国在过河隧道基建领域的空白,也是加强济南南北城区之间的联系,促进齐鲁大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