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傩仪”,是一种什么仪式?在宋代又经历了哪些变化?

在古时候,都有鬼神的传说,面对天灾或者一些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容易被归纳到鬼神作祟之说。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自然也就有了“驱除邪祟”的仪式。古时候的人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来去除邪祟,祈求好运。

这种仪式在古代被称为“傩仪”,直到今天,这种仪式在中国少数地区还是能看到的,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相当于中国的一种文化象征而存在。

宋代的时候,不管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都与其他历史时期有一个鲜明的对比,那么,中国传统仪礼“傩仪”,在宋代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呢?

一、宋代以前的傩仪是什么样的?

1、傩仪的来历

前面也说了,傩仪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被用来驱除“邪祟恶鬼”的,因为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那可以说是百分之百敬畏了,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天神掌握的,而邪祟之类的东西如果不及时清理掉,就会威胁到自己的命运。

当时举办傩仪完全是出于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畏,迷信色彩丰富。也就是考量到这一目的变化,所以宋代以前的傩仪与宋代时举行的傩仪活动区别还是很大的。

傩仪的来历历史悠久,从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周代的时候,人们特别重视占卜吉凶祸福,所以傩仪变成了一年中极为重要的活动之一,说傩仪是国家级的礼仪也不为过。

2、傩仪由哪些内容组成?

在傩仪活动举行时,往往需要一个主神,人们称呼他为方相氏。

到了两汉时期,人们可能觉得傩仪队伍只有一个主神还不够镇压足够的邪祟,为了驱邪效果更好,人们选择在傩仪队伍中重新加入十二个人物,与主神方相氏相配,这十二个人被称之为十二兽。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着关于当时举行傩仪的诸多要求,第一关于日期,要求在腊日的前一天举行,并将这个活动命名为“逐疫”。

在那之前,要选一百二十名童子,腰上佩戴大鼓,手上拿着鼓槌,接着就是最初的主角方相氏了,扮演方相氏的人,需要身穿熊皮,戴着有四只眼睛的面具,面具要看起来十分可怕才行。

最后是关于十二兽的着装要求,他们必须要头戴兽脚,身披着兽皮,分别扮成“甲作、肺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这十二只神兽。

3、仪式是如何进行的?

在活动过程中,方相氏与十二神兽一起做法驱除邪祟,一百二十名童子要一边击鼓一边喊着口号:“甲作食凶,肺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

这句话的意思大致就是:“尔等邪祟,再不离开这里,我们十二神兽就要把你们全部吃进肚子里去了!”

不管有没有用,起码当时的人们认为这种方式真的能驱除身边的邪祟,并且能够在气势上征服那些邪祟,所以不论是那些扮演者的面具还是他们本身,都要足够吓人才行,这样才能表现出与臆想中魔鬼进行过一番殊死搏斗的样子,并营造出一种严肃紧张又恐怖的氛围。

如果从举行傩仪的作用上来考虑的话,宋代以前的人们对于“举行傩仪”这种活动能够驱除邪祟带来好运的看法是深信不疑的,而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可能对傩仪活动还是抱有驱除邪祟的想法,但是更多的却只是把它当成一种仪式了。

就和我们如今过年放爆竹一样,在过去放爆竹是为了驱赶年兽,但是如今即便没有了年兽,人们还是愿意在过年的时候放上几挂爆竹,这已经不再是信仰问题了,而是仅仅只是追求一种仪式感了。

二、与历代的傩仪相比,宋代的傩仪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宋以前,傩仪王室举行的“国傩”,全国上下举行的“大傩”以及民间举行的“傩戏”这三种类型,以示区别,但是到了宋朝时,傩仪主要就分为两种,一种大傩仪,大傩仪是由宫廷举办;一种是小傩仪,小傩仪由民间举办。但不管是大傩仪还是小傩仪,与过去的傩仪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1、与过去仅仅是为了驱鬼的目的不同,宋代的傩仪带有一定娱乐性质

如果说在过去,傩仪等同于国家级礼仪,那么在宋朝,即便是由宫廷举办的傩仪,也都具有了一定的娱乐性。

关于北宋的宫廷傩仪,行走的北宋和南宋记录簿《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都分别有记载当时的盛况,我们先来看看北宋的大傩仪是如何举行的: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再来看看南宋时的大傩仪盛况:

“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事,诸班直戴面具......户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

不管是北宋还是南宋,在傩仪活动中参加“角色扮演”的演员名单中,根据人物特征以及角色特征,“一个萝卜一个坑”,有身穿铠甲身材魁梧的将军、门神,有身材凶恶肥胖的判官,钟馗小妹、土地、灶神等等等等,参演人数达到上千人,与过去的一主神十二神兽一百二十名童子的人数可以算是小巫见大巫了,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虽说最后一项活动是为“埋崇”,但就这欢乐的过程,怎么看都不像是在驱邪,而是整个宫廷都借此机会玩一次角色扮演的游戏罢了。

官方的大傩仪都是带有了娱乐的性质,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民间的小傩仪自然也是有样学样,宋代的著名学者朱熹对民间傩戏就有着这样的评价:“傩虽古礼,而近于戏”,就这么一句话就简洁讲明白了宋朝时傩仪已经具有非常浓厚的娱乐性质了。


2、民众参与性变得更强

为什幺要说民众参与性变强了呢?因为在宋代以前,傩仪的人数即便多,但是也不像宋朝一样一次性就达到数千,这还只是由宫廷举办的大傩仪,民间的小傩仪参与人数更多。

并且,傩仪在宋朝的时候已经由神圣的驱除邪祟的仪式转变为一种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的游戏娱乐方式。

《梦粱录》记载:“自此入月街市有贫丐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钟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在这个文献记载中,傩仪的角色扮演甚至由乞丐来扮演了,打着驱除邪祟的意思,讨一份营生,也算是没谁了。

除了乞丐都能参与到傩仪活动的角色扮演中去,宋代傩仪民众参与性强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不分年龄段”。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过去扮演的职位除了硬性要求必须是孩童外,其他都要由正派的成年人来扮演,比如你要说以前傩仪中最重要的主神方相氏,要是找一个孩子来扮演,人家会觉得你怕是在逗我的感觉,但是在宋代的时候,就不会有这个忌讳,傩仪活动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既像是一场小型的角色扮演,又像是我们如今的小朋友们过家家酒一样,只是相当于一个游戏罢了。

《岁时广记》记载:“除日,作面具,或作鬼神,或作儿女形,或施于门楣,驱傩者以蔽其面,或小儿以为戏。”

小朋友们玩傩仪中的角色扮演游戏时,大人们也会给与支持。

傩仪的角色扮演最重要的不是人,而是服装和道具,最简便的也要用一个面具来表示你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所以,后来宋朝的有一些商人更是直接就卖起了傩仪中用于角色扮演的面具,厉害到“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这种程度,最后有商人甚至靠着做面具这一独门绝技实现了发家致富的梦想。

总结:

在过去,傩仪活动举办的时候往往会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傩仪尽管还是存在,但是在性质上已经大有所不同,可以用“跌下神坛”这个词来形容了,因为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能够引起人们心中对鬼神的敬畏,神秘感不再,反而充满了娱乐性气息,也算是受到宋朝高度开放的商业以及高度开放的社会的影响了。


参考资料:


《后汉书·礼仪志》


《东京梦华录》


《梦梁录》


《岁时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