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肃,探秘长城文化最西端发源地,天下第一雄关意义何在


中国万里长城气势恢宏,绵延万里,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这项伟大的工程贯穿了2000年,影响了中国的若干个朝代,中华民族长城文化的精神,在这样的岁月更迭中被一代代的传承发扬。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长城,都是明代修筑的,位于最西端的嘉峪关长城,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

随着自驾旅行的游客越来越多,走一下大西北的自驾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说到西北自驾,就绕不过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自驾旅行走到这里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中国地域的辽阔宽广。

我来嘉峪关旅行的时候,没有选择直接登上长城,而是在景区门口租一辆自行车沿着宽阔的道路先信马由缰的走一圈,最后再上到嘉峪关上面去看风景。

骑自行车走一圈嘉峪关的外围,风景跟在长城上远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建议大家如果来到嘉峪关旅游,可以也选择这样的旅游方式。在碧波荡漾的湖畔远眺嘉峪关的城楼,水波脉脉中的建筑是柔美的。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 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对于当时的兴国安邦,在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站在城墙上远眺,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心生疑问,嘉峪关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当时的明政府缘何在这样的荒凉之地修筑了这样一座雄伟的关隘呢?

这要从那个当时的局势说起,历史发展到明朝,明代东部的吐鲁番日渐强大,常引兵进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为必经之地。自建成嘉峪关后,这关便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明代的时候,政府军和吐鲁番兵曾数次在嘉峪关作战。可是当时的荒漠地区缺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嘉峪关修筑好以后,却城中有井,山上有泉,用水不患匮乏。对于兴国安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有很多历史名人曾经从嘉峪关经过,对于这里的雄伟壮观发出了无限感慨,清代 清代 林则徐 因禁烟获罪,被贬新疆,就曾路过嘉峪关,写下了: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日落时分的嘉峪关,在夕阳的映衬下,雄伟豪迈,气势壮观,过往的历史烟云都化成了史书上浓墨重彩的篇章,留下这座天下第一雄关让后人游览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