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四十》张学友主演电影,不惑之年的涟漪,平淡的生活与诱惑

男人四十一枝花,赚钱养家,亚历山大。

《男人四十》

凭借本片张学友获得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梅艳芳获得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林嘉欣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人奖,岸西获得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许鞍华导演的《男人四十》的第一个镜头,是40岁的林耀国(张学友饰)悠闲地躺在沙滩椅上看一本书。定睛一看,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彼时,夕阳渐渐跌入海中,远处孩童嬉戏,林耀国与儿子聊着闲天,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

黄仁宇在书中讲到:“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这一年,在黄仁宇眼中,潜伏着大明王朝大厦将倾的深刻危机。

文学硕士出生的许鞍华以这本书作为影片的开始,似乎隐喻着:林耀国平静的生活下潜伏着即将爆发的中年危机,他的婚姻岌岌可危。

他的家庭看起来很安稳,两个儿子,妻子是当年暗恋的前排女生陈文倩(梅艳芳饰)。

梅艳芳一如常人眼中的家庭主妇,衣着普通,头发随便盘起,碎发凌乱,略显憔悴,她的背影瘦弱而又倔强,忙忙碌碌地熨着衣服做着饭。

两人感情看起来也还好,临睡前还会亲一亲抱一抱,然而抱完就各自躺下睡觉了,这样的无性婚姻他们好像也是习惯了。

林 耀国,高中国文老师,如传统书生一样,他的性格儒雅而狷介。每天如一台机械的永动机,上课,下课,放学,回家。日子很是平淡。

只是,校园里,不时晃过热烈奔放的凤凰花,影影绰绰的绿,触目惊心的红。

40年来,他兢兢业业地当着好儿子、好学生、好老师、好丈夫、好父亲,突然有一天,觉得有点累了。

在老同学聚会上,昔日校园才子的他,面对飞黄腾达的同窗,他的窘迫与固执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他郁郁不快地早早回了家。

青春的诗意尚在眼前,却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就像影片中,林耀国为了教好《前赤壁赋》这篇文章,在家翻找长江水的影碟。

两人回忆起当初的点点滴滴,吟诵着“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时,小儿子突然冒出来打断了这诗意:“(厨房里的)水都烧干了,还在那里讲……”

婚姻生活就是这样无奈和琐碎。

40岁的年纪最能体会这份无奈,上有老,下有小,老小都需要花钱,挣钱远远赶不上烧钱的速度。


人生压力,比年轻时翻了五六倍。这样的愁苦,还无处诉说。

眼见得他人起高楼宴宾朋,不是不羡慕,可是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闪失却很难步步高升。心里不甘心。

可是又能怎样,现实总是让人绝望。

年轻时候桀骜不驯,可是到今天,也是这样高不成低不就,卡在了人群的最中央,动弹不得。

有时候会莫名焦虑不安、郁郁烦躁,事业、生活统统乏味无趣,对人生意义充满了怀疑。林耀国的中年危机悄然来临。

既然,婚姻到了“摸着老婆的手,好像左手摸右手”的瓶颈期,那么,追求“摸着情人的手,好像回到十八九”的状态,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到中年,不作点妖不搞点故事,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17岁的高中女生胡采蓝(林嘉欣饰)恰逢其时地出现了。

刚出道时的林嘉欣真是美,几分娇嗔,几分魅惑,像一枚刚成熟的红彤彤的鲜果。

她娇滴滴的清水眼望着林耀国,眼波流转,仿佛要滴出水来。她轻轻咬着自己的嘴唇,忽而又绽开一个笑容。

性感地一尘不染,娇美地天真无邪。

对于男人来说,拥有清纯外表和性感内里的女人是最致命的诱惑,这样的女孩是鸟倦知还的中年男人最后的救赎,也是对自己尚能饭否的终极证明。

不要说林耀国了,连我都着了她的道。

胡采蓝明目张胆地挑逗他,大胆地跟他表白,他一开始佯装拒绝,说了一大段试图说服她说服自己的大道理。

40岁的林耀国,面对口无遮掩的坦率,以及肆意散发的青春诱惑,以往课堂上侃侃而谈的口才消失不见了,他畏缩了,语塞了。尴尬,窘迫,动心,迷惘,摇摆,百感交集。

就像张学友的歌曲《左右为难》中所唱,“左手写她,右手写着爱”,他犹豫不决,不得不考虑“我的决定,会有怎样的伤害”。

他们去逛商场,胡采蓝飞速地抢过林耀国喝过一半的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下去,他一脸惊惶地看看四周。

他们去看电影,黑暗的影院里,林耀国细长的左手,放在胡采蓝穿着校服的大腿边,想要靠近却又伸不开手,拘谨着,犹豫着,动摇着。

面对青春少女,他半推半就;面对糟糠之妻,他半遮半掩。

几乎每个中年男人都遭遇过这样的纠结吧:

平淡的婚姻生活渐渐失去了激情,但是,对于安稳的现状他们又不想舍弃。

男人们既渴望激情,又渴望安全,然而两者怎能完美地两全?想要平衡两面,也需要技术,很多技术不佳的男人,只能守着一面过活了。

这种渴望与纠结,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有过传神的描述:

“尽管这位中年男人喜欢多姿多彩的性爱生活,但他基本上还是具有田园诗般的气质,重视他冒险中一定的宁静和秩序。的确,这位姑娘不过是在他爱情群星中闪烁的一颗羞怯的小星,但即使是一颗星星突然脱离了它在天空中固有的位置,也会给天上的和谐带来不受欢迎的紊乱。”

这种紊乱,有时候会带来新鲜的快感,但有时候会带来墙倒大厦倾的后果。

面对胡采蓝这样的青春美少女,抵御还是沦陷?对于每个中年男人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抉择。

还是胡采蓝的一句话说到了他心上:干吗活得这么累呀?于是他索性抛开一切,像救命稻草一样紧紧抓住她。

他微波不兴的中年生活渐渐有了生气,他接下了一小时800元的家教,享受给小孩讲解唐诗的成功快乐,他与胡采蓝在深圳的一夜激情中重温久违的浪漫……

在深圳回香港的火车上,胡采蓝对林耀国幽幽地说: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你,我记得,我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你。上默写课时,你呆呆地坐在那儿望着窗外,就像刚才那样。我从默写本上撕下一张纸画你。将来我做导演,一定要拍这个镜头。我想做的,一定做的到。”

此时,车窗外是湿哒哒的绿,晕染在两个人的心底,淡淡的,却又浓得化不开。这样的情话,这样的一段情,真是动人极了。

到此,也就够了吧。该爱的都爱了,该做的都做了,谁也不欠谁的。再往下,泥沙俱下,不忍猝视。

胡彩蓝的泰然自若与无欲无求,让这场师生恋情有了无疾而终的理由。他,当然还是那个好父亲、好丈夫、好老师的人设。

最后,他的妻子,提出离婚。

他拥住他的妻,在她耳边喁喁细语:

“一起去长江看看吧,我们都读了那么多李白、杜甫,也该去看看了,一年半后什么都被水淹了。”

重新拥抱在一起的夫妻,是否已走出40岁的中年危机?许鞍华并没有告诉我们答案,没有给出人生指南,这真是让人绝望。

可是,生活不就是这样?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大家都稀里糊涂地过着日子,偶尔欢乐,偶尔无聊,偶尔挣扎,偶尔悲伤。

岁月江河日下,青春如鲠在喉。大梦醒来,永失我爱。人海深处,就此掩埋。老婆因为老师不是她想的那样,所以不爱老师了。

老婆也不像他想的那样,洁净,美好。所以他也不爱了。能牵绊他的,是他们的孩子。

胡彩蓝就像年轻时候的他们,敢爱敢恨。但是殊不知爱上的是自己幻想出的理想的恋爱对象,并不是现实的人,有很多缺点。

人到中年,牵绊自己的越来越多,却没有了年轻的冲动。日常生活也总是被琐事缠绕,宛若一团乱麻。故事的最后,他选择放开老婆的手,从琐屑中还她自由,也在诗词中稀释了对老师的恨意,接受了自己已经不再爱她的事实,但老婆与他相伴多年,早就生出了爱情。

人到中年,唯一的一次勇敢,是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