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和爷爷#金窝银窝比不过自家的稻草窝|聊聊心理学上的依恋

文|秋垚

父母双亡的海蒂,由姨妈收养到5岁,姨妈找到新工作以后,把海蒂送还给阿尔卑斯山孑身一人居住的爷爷,爷爷态度冰冷地强烈拒收,并铁石心肠的准备将海蒂送人,而当时的姨妈丢下海蒂就跑了,5岁的海蒂,第一天晚上便和一只羊睡在羊圈里。

姨妈安顿好自己以后,为海蒂物色了一个因为女儿腿脚不能走路,需要一个玩伴陪读的上流社会人家。

而此时的海蒂,和爷爷的朝夕相处中,用她的纯净灿灿已融化了冰冷的爷爷,爷爷和她已经开始建立起深厚的爷孙情。

而姨妈连哄带骗把海蒂送过去已找好的上流社会人家,她自己也收取了那家人给的“好处费”(明是给孩子找好人家,实际是她把海蒂卖了,海蒂前途未卜)

5岁的海蒂,就这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像物品一样被自己亲人几道转手,颠沛流离。不幸中的万幸是海蒂真的进了一个好人家,海蒂和善良的富家女成了好朋友,海蒂也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重要他人)——老夫人。

几经辗转海蒂又回到了爷爷身边,富家女也因为到阿尔卑斯山找海蒂玩,奇迹般的腿脚痊愈,站立起来走路了。

故事在一片大圆满里结束了。

这是一个宣传风景旅游的影片,当你过滤掉影片里呈现的阿尔卑斯山绝美风景,你会更直观地看到人性的丑恶俗与真善美。

丑恶俗的一面,是人性的趋利、逃避和不愿负责任。

真善美的一面,是人性的相互影响、温暖成全和启迪指引。

回到故事开头,爷爷第二天到羊圈里,挤了羊奶,递给海蒂一瓢,5岁的海蒂开心的喝起来,对爷爷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我眼泪掉下来,心疼至极。

最不会跟亲人长辈记仇的,只有孩子;孩子最怕的就是被亲人抛弃。

孩子心里的那份纯净,如万里无云的蓝天。大人但凡给的一份好、一个认可肯定的眼神,就是最暖的阳光,之前所有的不好,在孩子这里都可以一笔勾销。

所以,你甚至可以在生活中见到一些哪怕被父母虐待的孩子,但在孩子心里,父母都是最好的,任你金窝银窝也撼动不了孩子离开虐待他的父母半分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依恋,依恋是一种生物本能。

心理学的研究者曾用各种实验,研究关于最亲密的人类联结,形成的关于亲子关系、内在世界,以及心理病理学的丰富知识,这些使得依恋理论成为当代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范式。没有一个其他的基于研究的理论框架,能比依恋理论更多地向我们说明,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自己的。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生命,从摇篮到坟墓,都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依恋展开,我们对于依恋的姿态,最主要是由生命初期的关系塑造而成,这也形成了我们会因自身历史,幼年涉及的关系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创伤和种种束缚。

海蒂父母早逝,后又遭收养她的姨妈抛弃,爷爷就成了她唯一可依恋的亲人——她的照看者。从另一个心理意义上来说,爷爷在她幼小的心里,此时的爷爷就是她的“父母”。

英国伟大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Bowlby,在心理学上有个核心的贡献,他认识到儿童对其照看者的依恋具有基于生物基础的进化需求。

Bowlby认为作为动机系统的依恋,其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和幼儿绝对需要保持与照看者之间的亲近,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幼儿确实能存活下来。

下面的三种行为类型,可以证明这种对威胁和不安全的反应是天生的,依靠本能指引的:

①寻求、检测,并试图和提供保护的依恋对象(或者是一个微小的依恋对象层级系统中的一员)——保持亲近。

向依恋对象哭泣、粘缠、呼唤,还有爬向、走向他们,这些都是年幼儿童为了建立安全的亲近性,而表现出来的根深蒂固的和与生俱来的技能。

②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基地”而使用。从这个地方开始,去探索其他陌生的环境和体验。

作为安全基地现象的例子,可以参考心理学上那个著名的实验:观察那些短暂离开母亲去进行探险的婴儿和幼儿,总是回头看看自己母亲脸上的表情,母亲表情是放松的,婴幼儿会勇敢往前走,反着,母亲表情是恐慌的,婴幼儿就会不敢往前,探索行为会突然中断,婴儿和幼儿总是会回到母亲身边待上片刻,“加加油”,从而让他们自己开始下一轮的探索活动。

这是Bowlby所称的探索行为系统,它与依恋系统密切相关。

③将依恋对象作为“安全港”,在面对危险情境和受到惊吓的时候逃向此处。

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相似,但不同于其他物种,当人类意识到威胁的时候,不是要寻找一个地洞或者窝巢的地方来确保安全,而是要寻找一个觉得比自己“更强壮|或更有智慧”的人的陪伴,从而获取安全感。

依恋对象对孩子的重大意义是:不仅要从照看者那里获得保护以避免当前的危险,而且还要一再地确保照看者的“可获得性”,不仅是身体上的可接触性,而且也是情绪上的反应性。

儿童对照看者“可获得性”的评估是关键,儿童对当下的评估,主要是根据过去之前对照看者的可获得性的体验而定——“感到安全”是一种主体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随着照看者的行为而发生变化,还会随着儿童的内在体验而发生变化。

此外,几乎大家都有经验,即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都会去找那些和我们关系密切的人。比如,在一个夜黑风高的路上,你一个人走着,你特别害怕,仿佛有鬼在后面跟着你,这个时候,你最想你关系密切的人快点出现,而正好这么个人就出现在了你面前,你会不自而然的抓住他的手或抱住他。

危险越强烈,我们就越渴望和人联接,通过皮肤的接触,获得实实在在的亲近。身体的亲近是婴儿存活的基础,这种亲近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及成人而言,通常被体验为一种情绪的需要。

儿童和依恋对象持久的分离和丧失,这样的事实性现实有着不可否认的灾难性影响。这种影响通常会以一系列的呈现出来,表明儿童面对痛苦现实的挣扎和努力。最初,对这种创伤性分离的反应是抗议,而后是绝望,最后是不得不抽离。

在影片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进入上流社会人家的海蒂,因为过度思念爷爷和阿尔卑斯山上自由的生活、舒展的空间,她渐渐抑郁,甚至患上了梦游症。

而洞察秋毫的老夫人,她的大义、她的温暖、她的成全和启迪指引,用人性中熠熠闪光的真善美,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孩子的人生,既维护了海蒂的自尊和善良,又为海蒂未来的创造性开拓了更多可能性。

而影片最治愈力的地方,莫过于爷爷也和海蒂建立起的那种互为主动的依恋关系。

好的关系,一定是双方互为主动的关系,是双方的相互需要和配合。

在我们一生的生命历程中,都会倾向于监测着我们最依恋的对象,亲密依恋是一个枢纽中心,人的一生都围绕它而发展,是人类持续一生的需求,只是依恋对象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生一些变化,比如,除了子女对父母的依恋、父母对子女的依恋,还有成人对爱人的依恋、老人对孙儿的依恋、孙儿对老人的依恋、我们对其他重要他人的依恋。

有了依恋,我们还需要信念,强大而正向的信念——任何时候,哪怕所处环境糟糕至极,我们都要发掘自己的资源,心怀希望,就像海蒂在爷爷背上对爷爷说:奶奶的眼睛失眠,牙也掉光了,我们是很幸运的人,是吧?

所以说,血缘至亲哪里会有多少“有钱能使鬼推磨”,那都是成年人被逼迫到极限了,以至于扭曲了原本的模样。

在人心的最深处,金窝银窝都比不过自家的稻草窝,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岂止是亲情,更是我们本能的依恋需要,那是任何物质都不可取代的,是身心安全感的来源之地。

参考资料:

[1].故事和截图来自影片《海蒂和爷爷》;

[2].《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美】David J.Wallin 著;

[3].Bowlby依恋理论。

作者简介:秋垚 心之助情感咨询师 愈心社心理咨询工作室 执业心理咨询师 森田疗法心理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