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樱桃落果,有怎样的区别,樱桃落果到底是怎么回事!

樱桃可以说是水果中的皇后,色泽鲜艳,晶莹剔透,美艳不可方物。

每当我们食用樱桃的时候,总是先要欣赏一下它在的美丽。

最近全国迎来了首批采摘的樱桃,也开启了我们品尝樱桃美味的序幕。

可从樱桃谢花开始,就用种植樱桃的朋友,被樱桃不定期的落果所困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樱桃落果呢?我们又该怎么去防治樱桃落果呢?结合我本人种植樱桃的经历,我们分着一下,樱桃落果的来龙去脉!


总体来讲,樱桃落果可以分为两种原因。一、是樱桃生理性落果,可以理解为樱桃生长时期,优胜劣汰的结果,为了保证樱桃的成熟,樱桃自行选择的原因。二、可以归纳为非生理性落果,因为我们认为的原因,特别是肥料喝点不足造成的樱桃落果。


樱桃生理性落果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谢花坐果期、果实硬核期、以及成果采摘期。

一、谢花期落果。

由于开花时期,长时间的

阴雨连绵,温度过低,造成蜜蜂、昆虫活动受限,出现授粉率不足,或者不受精。

樱桃属于蔷薇花科植物,开花数目多,而自身花粉不足,必须异花授粉,自花授粉成功的几率非常小。而花期由于天气的原因造成授粉不良,坐果率低,在谢花以后,果实硬核以前,受精不良的果实就会自然的枯萎脱落。

二、硬核期落果。

樱桃在花谢以后,授粉造成,幼果进行一段时间的发育就会进入到硬核期。

此时要对果实营养进行充分的供应,以促是果核形成,并

促进果实的成长。

而此时恰恰也是樱桃新芽,新梢萌发的关键时期。就会造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争夺养分的展现。

如果此时养分供应不充足就会造成樱桃硬核期落果现象的发生。

三、成果采摘期落果。

在樱桃成熟采摘前一周左右,也有可能出现落果现象。

此时由于樱桃结果太多,太密,成果之间相互争夺养分,而此时营养供应又不足,就会促使部分成果脱落,形成落果。

成果期落果,是我们所最不想看到的现象。辛辛苦苦,好不容易看到成果了,结果却脱落了。

对于樱桃生理性落果,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营养供应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樱桃施肥上要细心管理。还有一部分是自然落果,这要求我们对樱桃树的产量必须进行控制,疏花蔬果的同时,不能让产量超出树体的承受能力。


樱桃非生理性落果,可以归结为樱桃树品种栽培单一、树体营养不良、温度气候不适宜、管理粗放。

一、前文说过,樱桃是异花授粉植株,所以栽培的时候必须配置授粉树。

种植过樱桃的朋友都知道,要想樱桃坐果率高,授粉状况好,就必须配置授粉树,在一片樱桃园内,最少有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樱桃品种。

樱桃的大部分品种是不能自花授粉的,所以栽植樱桃的时候,必须选择合适的授粉树。缺少授粉树,或者配置不当,授粉树亲和力不强,会造成樱桃只开花不结果。

二、土壤贫瘠,树体营养不良,也会造成樱桃落果。

樱桃树的根系非常浅,

养分吸收能力不足。而此时如果土壤贫瘠,土壤内有机物质含量低,腐殖质贫乏,使樱桃生长受阻,树体储分营养不足。使樱桃树的生长势态和果实的发育营养不良,会直接造成落果。

三、花期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影响授粉,形不成有效的坐果率。

樱桃本身就是一种娇弱的植物,特别是樱桃花。如果开花时期温度高于25度,就会对花器造成伤害,形不成果实。加重生理落果现象的发生。

同样如果花期阴雨连绵湿度过大,使花粉失去活力,扩散困难,影响授粉,形不成有效的坐果率,也会发生生理性落果。

四,粗放管理。对樱桃树病虫害,以及树体营养储备,过于粗心大意,造成树体严重受损,形成落果。

樱桃树在管理上要求比较严格,不像苹果,蜜桃一样。

樱桃喜沙质,偏酸性的土壤,而且有一定的洁癖,如果使用的水质不好,都可能造成樱桃树树体的羸弱。

特别是因为早期管理不当,造成树叶脱落,会是树体光合作用进行缓慢,营养储备严重不足,后期就会形成落花,落果的现象。

由此可以看出非生理性落果,大部分是因为樱桃树树体生长不旺,树体储备营养不足,以及病虫害的危害,从而造成果实形成弱果,生长缓慢,最后因为营养供应不及时造成落果。


在樱桃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的发现并防治病虫害,施肥要均衡,要多施有机肥,农家肥,腐殖质,不能偏施氮肥。

前期如果氮肥使用过多,会造成枝条,新稍的发育,影响花叶分离,造成开花数目偏少,后期及时有做果也会脱落。盛果期樱桃要以钾肥为主,使用含钾量大的冲施肥,使结果期肥力迅速发挥作用,从而减少落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