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打击非法集资刑事案件5888起 涉案金额5434.2亿元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4月20日,2020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19年以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深入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联席会议召集人、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2019年以来,打非处非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公安部连续三年部署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行动。司法部等部门积极推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立法进程。民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将防范非法集资风险与促进行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全国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平台上线试运行,28个省份监测平台已投入使用。各地重拳出击、精准拆弹,一些积累多年的风险得到化解,一批久拖未决的案件得以处置。2019年全国共立案打击涉嫌非法集资刑事案件5888起,涉案金额5434.2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4%、53.4%。

同时,会议提出了今年的四项重点工作包括:一是加快推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出台。做好贯彻落实《条例》各项准备工作,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强源头治理。不断健全执法机制,加快构建行政处置与司法打击并重并举、有机衔接的新格局。二是审慎稳妥处置风险。完善涉非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稳妥有序打击处置网络借贷、私募股权等重点领域非法集资活动。深入推进存案攻坚,争取大幅消减存案数量。三是持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抓紧编制全国非法集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三年规划。健全完善国家平台,改造提升地方平台,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充分运用反洗钱等手段,更好发挥金融机构“前哨”作用。深入开展涉非广告信息和风险排查整治,建成网上网下、群防群治的风险防控“天罗地网”。四是推进形成大宣传格局。制定防非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精心组织防非宣传月等品牌活动。进一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拓展新媒体渠道,推动形成政府全面行动、社会广泛参与、持续协调发力的宣传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