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底层人士的遮丑布

近几年,“读书无用论”盛行。

“你看,人家没念过书的赚的盆满钵满,读过书还不照样给没念过书的打工,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不可否认,这样的事实确实存在,陆步轩北大毕业,还不照样卖猪肉;博士生毕业,也照样回家当了村官。

而我们身边那些,从小学习不怎么样的,却好像都交了好运,今天这换了辆车,明天那又整了一套房,“唯有读书可以出人头地”这句话,似乎越来越不灵光了。

我们见了太多不靠读书学习,就走上致富道路的,这好像跟我们从小接受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的传统观念,越来越悖离。


于是我们慢慢有了疑问,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可当我们看到,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大哥们,卖命地在烈日下,搬砖砌水泥;餐馆里的服务员们,起早贪黑,马不停蹄地跑来跑去;我们的父辈们,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好好念书时,我们心里又起了疑问。

难道这不该才是现在这个文明社会的常态吗?

(一)

没有歧视任何工作的意思,每个靠双手吃饭的劳动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只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每个人都无法改变。

我们犯的错是拿着小概率的“突发性”事件,去误导普世大众偏离主流观念,甚至输入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如若真的人人都不学无术,目空一切的幻想着暴富,踏实肯干勤奋好学的人,却要背上“不知变通”甚至“傻呆笨”的舆论枷锁,那这个社会该会怎样的病态,人类历史悠久的文明,又该怎样传承!

(二)

社会的开放度高、包容性强是好事,说明我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去施展拳脚。

可弊端是,我们也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浪潮,冲昏头脑。

所以,无论任何时候,保持清醒的大脑,笃定自己心中正确的方向,才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走向财富,乃至成功的正确之路。


再来说说陆步轩,他北大毕业是去卖了猪肉,可现在的人家,已经将黑猪肉连锁店,经营到每年营业额都上了亿;那个毕业就当了村官的博士生,人家也早已带着全村村民,在致富的路上走了好几年。

这就是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它决定了人的眼界和格局。

拥有了充盈的物质财富,接下来干什么,这才相当考验人的“境界”了,当然我说的还是大概率。

(一)

我们可以留心下,那些没有上过多少学、快速致富的,大部分结局是陷入无穷无尽的吃喝玩乐,醉生梦死的物质享受中无法自拔。

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某个“大款”又包了几房太太,哪个明星一身行头又多少钱,某某又和某某传出绯闻等等;

(二)

还有一种心酸的类型,就是我们的父辈们,辛苦一辈子,老了总算有些积蓄,却还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分一分掰着过日子。

他们的根源其实都是内心的贫瘠。

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精神世界依旧荒芜,所以“大款们”通过无尽的物质享受,填补内心的空虚;而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们,旧时的极度匮乏,造成了他们严重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到现在,他们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敢放下心来享受,又何谈精神世界!

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物质、改善生活。

目标达到,大功告成,所以不会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什么是人生的意义,和活着的意义。

而你读了足够多的书,看多了人世间的千帆变化,思想有了足够的深度,慢慢便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再把视野拓宽至整个生命长河,你会清楚的看到,人这一生,时光短暂,有些东西追寻一生毫无意义。

发自内心的追求精神之本,进而再去造福人类,甚至将自己的名字篆刻在无尽的生命长河中这才是我们的至高追求,它叫卓越

【欢迎关注二宝妈的心理学,为人父母,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