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楚云飞原型:以不足两万的兵力,抵挡我两大野战军45天

1945年8月,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经过多年的战争,全国人民都迫切希望和平。

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启,各党派人士坐下来一起商讨和平建国的问题,并在1945年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双十协定》明确规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政策。


1946年蒋介石公然撕毁《双十协议》,并派出大批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解放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解放战争期间,涌现了大批的优秀将领,不管是我解放军还是国军。

在国民党军官中,有一位将士曾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抵挡我解放军聂总、贺总所率领的两大野战军,并坚持了45天之久,让我军将领赞不绝口。


这个人是谁?

他就是《亮剑》中国军将领楚云飞的原型——楚溪春。

1896年出生的楚溪春,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曾在阎锡山手下担任晋军将领,是阎百川的“十三太保”之一,也是阎锡山最为看重的将领之一。

1946年6月,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华北战场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也被我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晋北地区也只剩下大同还未解放,正当我军准备再接再厉,彻底解放晋北地区时,却遇到了楚溪春这个顽强的守将。

大同位于晋北地区的咽喉要道,楚溪春抢在我军之前占领大同,等于切断了我军在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三个解放区的重要交通渠道,为国民党主力军与我军争夺晋北地区强占先机,但是他做梦都没想到国门党军队兵败如山倒,晋北地区除了大同全部被我军解放,楚溪春已经被我军彻底包围。


楚溪春困守孤城,顽强抵抗,终于等来了援军?

1946年7月31日,解放军两大野战军在聂荣臻、贺龙的指挥下开始进攻楚溪春防守的大同,我军战士作战勇猛,战斗刚开始我军就率先攻下了大同的外围阵地,但大同守军的防抗十分激烈,我军很难再对大同进行下一步的作战。这时我军将士才发现,大同的守将楚溪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顽强防守的同时,楚溪春向阎锡山与蒋介石求助,希望两方能够派出援军以解大同之困。阎锡山自身难保,自然无法派兵支援,但蒋介石收到这一消息后,立刻对十二区司令官傅作义下令支援楚溪春,并许诺成功后将大同管辖权划分给傅作义,傅作义这才举兵驰援。


傅作义并没有贸然支援大同,而是冷静的分析了目前晋北地区的局势,发现直接救援大同并不能带来什么积极地效果,反而会将自己的部队拖入与我军的缠斗当中。最后,傅作义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法,准备带兵攻下我军兵力薄弱的后方——集宁,攻下集宁后就会威胁到我军在晋察冀解放区的总根据地,张家口,以此来逼迫我军撤退。

楚溪春顽强抵抗却没有等来援军,但是他通过无线电报得知了傅作义的作战计划,认为此举是目前能解救大同城的唯一办法,决定在傅作义攻下集宁前继续抵挡我军的攻击。


那么这个计划是否能够行得通?楚溪春能在我军的猛攻中坚持多久?

傅作义也知道必须要在大同城破之前攻破集宁,马不停蹄率军赶往集宁。

这时的楚溪春已经顽强抵抗一个多月之久,我军多次进攻都未能奏效。9月3日,我军集结攻城部队准备一举拿下大同城,我军将士顽强作战。谁知,楚溪春出色的指挥能力加上大同城优秀的防御工事抵挡住了我军这声势浩荡的攻击。


这时,傅作义已经率军攻下了卓资山,开始向集宁进军。我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将大同的攻城部队调往集宁。至此,大同城战役结束,楚溪春成功守住了大同。

另一边,我军将士在大同鏖战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身心俱疲,我军指挥官在冷静分析完当前局势后,决定先战略性撤退。至此,集宁大同战役彻底结束。

这场持续45天的战争,楚溪春用不足两万的兵力,抵挡住了我军两个野战军45天的攻势,可谓是一战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