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老膝盖“打软”,不是缺钙那么简单!也可能是这三个原因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

正常走路或在上下楼梯时,

突然感觉膝关节吃不住劲,腿发软,

想跪下去的感觉,

有时会并发剧烈疼痛而真的摔倒。

这就是所谓的“打软腿”,

又称“腿打软”、“膝盖打软”。

很多人都有膝盖“打软腿”的情况,有时候是上下楼,有时候走平路也会出现。很多人会感觉一下子腿吃不住,腿无力,甚至是想跪下去。

很多人认为“打软腿”可能是缺钙的原因,但是吃了很多钙片却并没有什么效果。那这种“打软腿”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这种“打软腿”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到疼痛刺激时,突然发生痉挛所致,常见原因包括:

关节运动损伤

1、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是常见的一种损伤,在下肢负重、足部固定、膝关节微屈时,突然过度内旋或外旋伸膝(如羽毛球、篮球运动中,队员在攻防守时经常发生),就可能引起半月板撕裂。半月板损伤会有明显的走平路打软,有时还有关节痛、活动受限及活动时弹响等。

2、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微屈时稳定性相对较差,此时如果突然受到外力导致外翻或内翻,则有可能引起内外侧副韧带和交叉韧带损伤,造成膝关节不稳定,感觉伤腿不如过去那样敢用力。明显感觉伤腿没劲,走路打软的次数比较多,膝关节有错动的感觉,而且部分会肿。

关节慢性疾病

当由于外伤或者是长期摩擦引起脂肪垫充血、肥厚并发生炎症,与髌韧带发生粘连时,就会发生脂肪垫劳损,从而使膝关节活动受限。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经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运动较频繁的30岁以上人群。患者会觉得膝关节疼痛,打软,完全伸直时疼痛加重,但关节活动并不受到限制,劳累后症状明显。

由于外伤或过度劳损等因素所致的膝关节慢性滑膜炎和滑膜皱襞异常肥大也会造成“滑膜嵌顿”,即关节腔内像水草一样漂浮的滑膜突然被夹挤在关节之间,同时产生大量积液,使患者感觉膝关节打软、疼痛、肿胀、压痛,甚至出现交锁症状,影响正常活动。

关节退行性病变

膝关节软骨退变剥脱会产生游离体,当这些炎性因子刺激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时,肌肉会突发痉挛,导致关节发软,有的活动关节会有摩擦音。严重的膝部可出现内翻畸形及内侧疼痛。

还有一种发生在年轻人的髌骨与股骨之间的软骨病变,即“髌骨软化”,由于髌骨软骨面变得不平,有时伴有先天性的髌骨脱位,会造成软骨过早退化、缺损,从而使膝关节出现打软症状。

如果是经常性的发生一侧或两侧打软腿,则需要到医院检查,在排除了由于脑血管意外导致肢体偏瘫、肌力下降等打软腿外,多半是属上述骨关节方面的问题。有望通过体检、拍片、甚至做核磁共振等检查明确病因。

如何保护膝关节?

控制体重

身体的重量越大,膝关节所承受的力也就越大,磨损的速度也更快。建议体重指数(BMI)超过24的应减轻体重。计算方法如下:体重指数BMI = 体重(kg) ÷ 身高的平方(㎡)

WHO建议健康的BMI为18.5~23.9,亚洲人为18.5~22.9。

BMI不适用于儿童,孕妇,运动员,和病人。

下图为BMI值与体重的关系, 如果不会算,可以网上找到BMI计算器。

改变生活习惯

避免反复下蹲运动,或长期下蹲,避免爬山或上下楼梯。同样也要避免如冲撞、深蹲的运动,这些运动会带给关节巨大的压力,登山、爬楼梯带给髌股关节很大的压力。

坚持适度合理运动

关节经常运动,能让关节软骨受到适当刺激,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关节滑液才能在关节内到处流动,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

相反,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失去了保护,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老年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身体也会缺少敏捷性和协调性,容易跌倒造成严重骨折。

你需要找到一种对于膝关节比较安全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比如游泳(避免过度用力蹬腿)、骑自行车、快步走等。

运动中感到不适,要立刻停下来,不要勉强。了解自己的极限,尽力而为,循序渐进,慢慢增加时间与量,运动前后充分热身。

锻炼股四头肌

股四头肌是人类大腿最重要的肌肉群。它不但负责我们走路 、上下楼、蹲起等动作时的主要力量,还负责我们膝关节的稳定性,尤其是髌骨和膝关节前后向的稳定性。每天抬腿可以很好地锻炼股四头肌,保持膝关节弹性,促进新陈代谢,有效保护膝关节。

方法如下:坐在椅子上,膝关节伸直同时勾住脚尖,用力使整条腿绷直并保持水平状态。这时候会感觉大腿的肌肉在用力,摸起来硬硬的,每次坚持10秒钟,然后放松10秒钟,每日上午30次,下午30次。

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不运动,会使肌肉松弛,缺乏力量,会使关节疼痛加重。你需要找到一种对于膝关节比较安全的运动并且坚持下去。

避免跌倒

关节疼痛或者关节不稳定的患者更容易跌倒,摔倒时关节可能遭受更加严重的损伤。为了避免跌倒,一定保持家里充足的照明,楼梯上一定安装扶手,不用非固定的地毯,卫生间装上扶手、蹲便改为坐便等等。

适当使用助行器具

拐杖可以分担你的关节压力,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

适当补钙

多吃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如牛奶、绿叶青菜、花生、紫菜等都是含钙量很高的食物。适当时可加吃一些钙片。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和日晒也很重要。

穿一双合脚的鞋

不仅可以让你走路舒适,还可以减少运动时膝盖承受的撞击与压力。脚背部分能与鞋子紧密结合,宽窄、长度均合适,能正确保持足弓的弧度;鞋子的重量以轻为宜,鞋底不宜过软,而且要有点厚度;鞋后跟可以高2-3厘米左右,鞋底太平则走路时容易疲倦;鞋底上带有防滑纹。

注意保暖

膝关节由于缺少丰富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保护,局部热量容易散失,温度常比其它部位低。膝关节如果遇到湿寒,会影响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衰老。尤其是对于已经受损的膝盖来说,远离湿寒的环境对于保护膝盖来说尤为重要。

及时去医院就诊

如果有膝关节疼痛建议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检查清楚疼痛原因,采取适当的保护治疗措施,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冬天如何预防打软腿?

在冬天,低温和巨大的室内外温差会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和血管收缩,易于引起关节活动的异常造成打软腿高发,因此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降低运动量,让关节得到休息。

其次就是尽可能地保暖,可以采用热敷的办法;早期仅偶尔发生,经休息、理疗,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如果以后膝盖打软腿经常发作,次数增多,一个月数次,甚至一天数次,且膝关节疼痛明显,致使活动受限。那么就要去医院就诊,体检,拍片,甚至做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

版权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