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俗小說》:昆汀最佳的作品過去十五年了

最近,被痞子導演昆汀刷了屏,引起熱議的自然是他的新片《好萊塢往事》。即便此番在戛納電影節上一無所獲,但各大影評網站的首批評分已經出爐,口碑爆表。

昆汀鬼才依舊,面對影迷們的“熱情”,他甚至親自上陣,呼籲參加了電影節的觀眾不要劇透,以免影響公映後其他影迷的觀影體驗。

這部新片可謂是關注度非凡,不少影迷更是翹首以待。此中除了昆汀自己的名頭,還在於影片強大的卡司陣容。小李子萊昂納多自不用說,近幾年退居幕後當起製片人的布拉德皮特也被“拉下了水”。

這兩位都是十足的爆款巨星,此番更是多年來二人的首次合作。而女主角“小丑女”羅比,則是昆汀親自看中,並費了不少心思邀請來的。

而說起來,兩位主演都不是首次與昆汀合作了。

拉昂納多曾在《被解救的姜戈》中出演殘暴的農場主,被碎玻璃劃傷後鮮血淋漓的左手,至今讓人歷歷在目。

而布拉德皮特則在《無恥混蛋》中擔當主角,成了空降敵營的美國中尉。玩了一出究竟誰是“混蛋”的黑色幽默。

《好萊塢往事》的最終表現尚且不得而知,但昆汀想要“超越”自己,必然需要面對自己曾經親手打造的對手。十五年前的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主,昆汀目前口碑最好的電影——

低俗小說 Pulp Fiction

早在執導處女作《落水狗》之時,昆汀就展現出了自己另類的風格和對電影獨到的見解。

如果說,落水狗的亮眼之處在於對細節的把控。絮叨的人物臺詞和非線性的敘事方式還只是剛剛振翅的雛鳥。

那到了《低俗小說》,它已經成長為一隻能夠遨遊天際的雄鷹了。

不但把人物叨叨咕咕說個不停的風格“發揚光大”,更是用劍走偏鋒的敘事方式讓人拍案叫絕。更重要的是這也成了他後來電影的標誌。至於血漿,頂多是這些之上的點綴,那是大量B級片薰陶下成就的暴力美學。

這些鮮明的“特色”,看的來但學不來。目前為止在這些元素的利用上,昆汀獨具風格。

要說這片兒的劇情,說複雜也複雜,說不復雜也就不復雜。總體由三個看上去關聯不深的故事組成。

一個黑幫老大的馬仔,接到老大交給的任務。照顧老大的情婦一個晚上,陪好,玩好。面對眼前風情萬種的女子,馬仔應當如何自處呢?

一位拳擊手,為了博取更大的利益,背叛了自己幕後的黑幫老大。而在逃跑中,拳手發覺自己將重要的金錶遺落在家中。決定冒險尋回金錶的他,又將經歷怎樣的驚險呢?

兩位正在餐廳吃飯的小毛賊,臨時起意決定搶劫餐廳。而餐廳中恰好坐著正準備金盆洗手的黑幫成員。這位“佛系”殺手與毛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

影片用看似凌亂的多幕劇,將三個故事分解成六個部分,並用開頭與結尾在餐廳的場景做呼應,自此形成一個完整閉合的圓。這也是影片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環形敘事結構”。

這裡不想去贅述有關低俗小說,已經被“吹”爛了的幾個方面,例如臺詞是多有趣,人物塑造是多形象,演員表現是有多精彩,非線性敘事是有多神奇等等。

只想詳細說下隱藏在非線性敘事背後的亮點,上帝視角與多角度體驗。

在小說甚至是遊戲中,都能很輕易的體驗到,視角的不同會給人帶來感受上的巨大差異。

小說中到底是用“我”還是“他”的稱謂,決定了小說單線還是多線的命運。遊戲中使用第一人稱視角還是第三人稱也決定了是沉浸式體驗還是上帝式體驗。一種身臨其境一種全知全能。

電影同樣如此,只不過在鏡頭下,通常都是將二者有所結合,有傾向但不絕對,以此來保證影片的流暢性。

例如《千與千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冒險之旅當然要配上更多的第一視角。傳記同樣如此,《本傑明巴頓奇事》雖然始與終都源於女主角的回憶,但絕大部分篇幅還是主人公本傑明的“親身經歷”。

懸疑片更是會利用這種視角下,信息的閉塞性來製造懸念。例如《禁閉島》、《恐怖遊輪》等等。

而上帝視角恰恰相反,觀眾能夠得到比劇中角色更多的信息,來提前預測甚至是預知劇中人的命運。

《低俗小說》正是是利用了時間和角度,來糅合成一種獨特的風格,使劇情的衝突顯得十分驚豔。

黑幫馬仔與老大情婦的一晚幾經波瀾,馬仔從謹小慎微的“小弟”,到翩翩共舞的“紳士”,最後甚至成了救下老大情婦的“英雄”,夠炫夠酷。

但到了拳手的故事中,他卻成了因為大意瞬間斃命的“醬油”。死在了廁所裡,形象狼藉。前一幕的風度蕩然無存,原來在別人的故事裡他是那樣的一文不值。

同樣是拳手的故事,一度風光的黑幫老大,落到兩個混混手中,被玩弄被羞辱。而就在昨晚,他還是手握生殺大權的BOSS,在幕後執掌一切的大佬。

餐廳毛賊的故事同樣如此。作為黑幫的打手,剛剛還是殺人前念聖經,怪異又冷酷的兇手。只因萌生退意,又恰巧碰上餐廳劫匪,殺手轉身成了勸人向善的“拯救者”。前一秒滿手鮮血,下一秒立地成佛,這種強烈的反差感正是通過不連貫的故事,從多個角度娓娓道來,徐徐將人包圍的。

原來,觀眾從一開始,就已經被導演誘導,成了一隻只能夠隨意驅趕的小綿羊。直到結局落定的那一刻,觀眾才發現,自已已經被引導到了導演想要的那個終點,自我的想法與初衷早已不在了,屏幕上只剩下精巧設計後留下的滿滿“惡意”。

許多人評價《低俗小說》是一部“滿是瘋癲和詩意的反裝X指南”。但在我看來,它是想告訴每個人。

你永遠是自己故事裡的主角,也永遠只能是他人故事裡的配角。別太看輕自己眼中的自己,也別太看重他人眼中的自己。世界因你而精彩,但世界也因每個人才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