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企业如何另辟蹊径?学学诸葛亮,火线提拔一铁匠

作者 | 能手职教融媒体中心 常子健

公元219年,刘备团队击败曹操集团,掌控汉中。

随即,荆州关羽大举北伐水淹于禁、庞德七军。

蜀汉公司一改屡战屡败的业绩,获得了史诗般的胜利。

就在刘备大有问鼎中原气吞天下时,形势却飞流直下三千尺……

饮恨蜀江头,托孤白帝城

220年,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因心力交瘁英年早逝,享年45岁。

刘备泪未干,新伤至。大舅哥孙权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关羽又大意麦城失蹄,在荆州被曹操孙权二人前后夹攻,死于孙手。

关羽尸骨未寒,老将黄忠驾鹤西去。

仅仅一年后,再度传来噩耗:张飞在伐吴途中,被部下暗杀。

222年冬天,正值盛年的马超一病不起,医治无效。

为报桃园梦断之仇,刘备221年/222年率倾国之兵讨伐东吴。却在夷陵被39岁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

至此,蜀汉公司前后折损兵马十万。

这位董事局主席郁郁寡欢:自己织席贩履,后遇贩枣的关羽和屠户张飞,结义注册公司,三顾茅庐邀请虽有满腹韬略兵法宏图,却只能躬耕于南阳的一介布衣诸葛亮加盟核心团队,不断从对手中挖掘精兵猛将壮大公司实力,赤壁大战一举成名并获得市场1/3份额,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集团……可经此一役,绝非一般人才所能弥补的天下英豪所剩无几。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大梦难以为继,怎不令人悲愤交加!

次年四月,扛不住打击的刘备,最终饮恨蜀江头,托孤白帝城。

公元223年,很杯具的诸葛武侯,誓言“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接下先主留下的这个摇摇欲坠烂摊子。

时年,诸葛亮42岁,比刘备小20岁。

诸葛亮“太难了”

蜀汉人才出现了断层。高层更为严重。

尤其是夷陵之战后,军事实力远不及魏、吴。与才多将广,人才聚集的曹魏相较,差之远矣。

这位执行总裁只能韬光养晦,为完成刘皇叔死不瞑目的大业做前期准备。

公元227年冬,诸葛亮带领大军驻守汉中。离开成都时,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即历史上著名的《出师表》。告诉刘婵不要满足现状,妄自菲薄;要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此时,蜀汉集团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比如赵云,王平,魏延。

蜀军势如破竹,毫无防备的魏军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守将派人向诸葛亮求降,魏国朝廷文武官员惊慌失措。

到了祁山,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

一是启用38岁参军马谡为主将防守街亭;

二是派大将赵云进驻箕谷,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

三是带老将魏延随自己一起平定凉州。

此时,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叡只有23岁,在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等人辅佐下,开始了他此后十二年的执政生涯。

曹叡年幼聪慧,好学多识,深得爷爷曹操喜爱,十五岁时,被封为武德侯。

面对大敌压境,他比较镇静,派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的张郃带五万人马赶到祁山。他还亲自到长安督战。

这位马谡,熟读兵书。诸葛亮每次找其商量打仗,他都夸夸其谈,也出过一些好点子。颇得诸葛亮器重。但刘备多次劝说:“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纸上谈兵,没有打仗经验都不可怕,但不虚心务实就会害人害己。马谡不听诸葛亮要他坚守城池,更不顾副将王平一再劝阻,硬是把人马驻在山上。

王平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在山下临近处驻扎。

张郃率魏军赶到街亭,围住了马谡驻守的那座山。断其水,乱其心。

过了几天,饿坏了的蜀军纷纷逃散,马谡禁都禁不住,只好自己杀出重围。

王平命兵士拼命打鼓,装进攻状。张郃不敢逼近。王平人马毫发无损,还收容了很多马谡手下散兵。

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诸葛亮把人马全部撤回汉中。

得知真实原因后,诸葛亮做了四件事:

第一,马谡违反军令,挥泪问斩;

第二,遵照马谡嘱托,照顾其子;

第三,因王平有功,提拔其为参军统率五部兵马;

第四,自己用人不当难免其责,奏章给刘禅自求官降三级。

马谡不堪大用,大败于张郃,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满盘皆输。

229年,赵云病逝。

一个个英雄豪杰相继陨落,令诸葛亮北伐中原的雄心壮志难以大步前进。

“当何以图敌?诸葛亮不止一次地绝望自问。

大敌当前,火线提拔铁匠

跳出短板补短板,诸葛先生很快确定了解决方案:技术克敌。

并迅速锁定,提拔了冶炼界的一个技能高手——铁匠蒲元。即使在当今世界技能大赛上,蒲元拿个冠军也没问题。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铁匠,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关键,是要有核心利器。

——战国时期的韩国,无论是疆土还是人口都不敌其他六国。但武器制造却首屈一指,正如荀子所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

——西夏国能以一隅弹丸地对抗北宋和辽国这两头大象,也是借助于冠绝天下的西夏剑、冷锻甲和神臂弓。

铁器比青铜器锋利、耐用,无论是用作兵刃还是炼制铠甲,都能极大提高军队战斗力。

冶铁技术强,则国强。

在《全三国文》中记载,蒲元是蜀国临邛人,担任丞相府西曹掾,主管相府属吏的任用,官职不大不小。当时在斜谷为诸葛亮北伐部队打造军刀。

铁匠蒲元有什么“金刚钻”?在特殊时期能不能揽起诸葛亮交给的“瓷器活”?

这完全因为因蒲元具有的两项核心技术:

第一,精于金属冶炼工艺。据蜀汉大将姜维《蒲元别传》记载,此人精通炼钢法,尤其擅长淬火术。“蒲元识水”的故事说明了这一点:

冶炼铁器中最关键的一环叫淬火,就是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之后突然用水冷却,以增加其硬度。

作为顶级高手,蒲元对淬火使用的水有着与众不同的要求。

斜谷近汉水,众人认为就近可节省工时,蒲元却认为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距离虽远但“水质爽烈”最适合铸刀。

但部下人偷懒,从汉江取水蒙混过关,被蒲元识破。

蒲元成功打造出了三千把顶级军刀,诸葛亮命人在竹筒里装满钢柱,以刀切之,竹筒应声而断。

同时,蒲元也非常擅长制造甲胄。根据《南史》记载,其打造的筒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

蒲元得第二个专长,是精于发明创造。

历史常识普遍认为当时的现代化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是诸葛亮发明的,但《蒲元别传》记载,“孔明欲北伐,患粮运难致。元与孔明曰:元等推意作一木牛,兼摄双环。入行六尺,马行四步。人载一岁之粮也”。

在后期蜀汉各种败退、人才不断凋零情况下,蒲元这样的能工巧匠发挥了重要作用。

……

虽然诸葛亮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但能屡次击败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魏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蒲元的“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

于是有了——第四次斩获魏军甲首三千,缴获玄铠五千领的战绩;给善于用兵的司马懿留下了很大心理阴影,不敢直接对垒;第五次五丈原,54岁的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逝时,还缔造了“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的传说。

关键时刻,诸葛亮用一铁匠弥补高层人才的缺失,也正是他过人智慧的体现。

——END——

【能手职教】,专注职业教育生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