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谢枋得祠

谢枋得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后街1号3号5号7号及培育胡同12号院南房,是在南宋谢枋得殉难处为纪念他而立的祠堂,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生于宋宝庆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玉亭乡(今弋阳县叠山镇)深港谢家村人,谢性格豪爽,以忠义自任,南宋宝佑三年中举人,翌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南宋宝若五年任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因罪贬逐,南宋德佑元年任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抗击元军,城陷,流亡建宁,以卖卜教书为生,元朝多次召他出仕,元至元二十五年,但他坚辞,福建参政魏天祐将他强行送至大都(今北京),在悯忠寺(今法源寺)绝食而亡,门人私谥为“文节”,他写了不少伤时感怀、沉痛悲凉的诗作,诗风朴素端直,有时也饶有韵致,“义高便觉生堪舍,礼重方知死甚轻”,他的凛然大节,使其作品不同凡响,著有易、书、诗三传行于世,并著诗文六十四卷,但大多失传,明代辑有《叠山集》五集,现存于弋阳县图书馆,明景泰七年九月初,谢枋得与文天祥同赐谥,文天祥赐“忠烈”,谢枋得赐“文节”,在文学上,谢枋得亦著作颇丰,著有《批点檀弓》、《碧湖杂记》、《千家诗》、《文章轨范》等,后人缉其传文为《叠山集》,传于后世,明朝景泰年间,经文武大臣及谢枋得同乡奏请,在谢枋得殉难处建谢枋得祠,由江西会馆管理, 谢枋得,南宋诗人,字君直,号叠山,坚决不为元朝做官绝食而死,明人为纪念其忠烈行为,在法源寺后街故居处建谢公祠,供奉谢枋得和文天祥的塑像,现谢公祠格局未变,由坐北朝南的三个院落组成,西院临街为广亮大门,正房为坐北朝南的二层楼,现为西城区第三批西城区普查登记文物西城区第二批西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