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强,相遇、相识、相知一一我和梁镇川先生的文化情缘


按理说,我不应当也没资格和梁镇川先生拉扯关系。他是名符其实的"吕梁人民艺术家",著作等身,其中好多作品获得过全国和省市的大奖。而我是个无名小卒,上班时搞的是外贸经济工作,退休后才抓起笔杆子,写了点不起眼的东西。但在文学上,我和他竟有了解不开的缘份。具体点说,我俩几年前还谁也不认识谁,但经过相遇、相识和相知后,他已成为我文学创造道路上的"贵人",令人有相逢恨晚之感。

五年前的一个偶然机会,我加入了由梁镇川先生主办达15年之久的《孝义风采》杂志作者群。在一次与朋友们聊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孝义新建的"十八公里“火车站时,我讲了很多小时的见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不少人也讲了各自的印象,讨论十分热闹。就在这时,梁先生对我说,"你能不能写篇十八公里的散文,权当我的命题作文。"我立马答应了,并于当晚写出。次日,我把文章发到群里,他大加赏识,说这个答卷能打97分。我开玩笑说那就是探花了,还不是状元呀。他说,你加我个人微信,私聊。

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之感,他一个大人物主动邀我做好友,正是我难得的机遇啊。我加入他微信后,他说,”你写的这篇文章很具体生动又有趣,很有亲和力。但我总觉得短点东西。十八公里站修建的背景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孝义西部山区盛产煤,但公路运力不足,因而国家才修建了这条介西铁路线,得以使孝义的煤焦源源不断地运往介休,再转往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经济建设,这才有了十八公里这个站。" 听了他的话,让我思路顿开,我原文拘泥于生活琐事,而他却立足大局。我把他的意思加进文中,文章的格局明显就大多了。说句幽默的话,经他指点后,我的探花文一下就跃上状元了。他主办的《孝义风采》不仅刊登了,而且标题上了封面。后来《天下孝义人》还把此文收录进孝义文章汇集的精华版一书中。从此之后,我给他的评论、散文和诗词稿件,他几乎全部采用。其中有一篇我为孝义文化局前局长赵处亮先生写的书评"有情自可感人",不仅他大加欣赏,后来还刊登在《孝义文化研究》和《吕梁日报》上。

2018年初,梁先生约了市文联主席李艳女士、作协主席马明高先生、作协艺术指导赵处亮先生以及文联其他朋友,邀我座谈并共进午餐。这时,我才首次见到了梁先生。只见他虽然个头儿不高,但浑身洋溢着精明、朴实、潇洒的风度。两鬓银丝以及一副近视眼镜,给人以充满睿智而又饱经沧桑的感觉。眉宇嘴角间,时常流露着温和、纯真、善良的笑意,一看便知是纯朴内秀、儒雅豁达的一位长者。座谈中,梁先生不仅为其他同志介绍了我的创作情况,还对我的长篇章回小说《白雪梦》给予了较高评价。我的这部小说在《孝义文艺》杂志连载了一年半时间。据杂志主编马文娟女士讲,这在《孝义文艺》创刊史上还是首次。作协副主席李怡萍女士还推荐到《吕梁文学》杂志上节选了其中的15章。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梁先生的良苦用心。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第二次见到先生是2019年1月18日。他为我新出的小说、散文和诗词曲三部著作,组织召开了“师道强先生签名赠书暨新春联欢会"。参会的均是孝义文坛上重量级的领导和著名作家,让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座谈会上,大家畅怀言谈,举杯高歌,气氛热烈。我写了一首词《浣溪沙》,云:雪吻梅花别样娇/竹沾雨露更风骚/高山流水众和箫/ 符旧不知何处去/燕新今日又归巢/东篱老院起春潮/。期间,吕梁市戏剧协会副主席霍锁昌先先赠我他新出版的《霍锁昌剧作选》。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志东先生赠我市政协出版的一套五本《冯济川文集》。事后,我均写了书评,被梁先生刊登在《孝义风采》上。

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先生对我写作《古城情思》一书的鼎立支持。去年5月底,孝义三晋文化研究会安排我写一本关于三晋文化丛书之一的孝义古城文化著作。起初我不敢答应,但我在征求先生意见时他说,"你现在是孝义文化名人,三晋文化研究丛书中不能没有你的一本。"他是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他不但鼓励我挑起这个重担,而且帮我策划了这本书的构架和文风。我大胆承担下这个任务后,他又帮我组织召开了孝义市对古城文化有研究的10多位专家学者座谈会。会后,结合大家意见,他亲自和我一起确定了书名和各个章节名和主要内容。并为我提供了他主编的16年的整套《孝义风采》。我经过三个月的奋战后,18万字的初稿如期交出。本书为介绍孝义古城文化的专著,从纵向叙述了古城从诞生到今天发展演变的历史全过程;从横向介绍了古城的旧貌、人文、经济、教育、风俗、娱乐、艺文、传说等等。他为传承古城文化和古城的改造提出了有益建议。本书经先生审阅后,我提交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王正树先生,得到了他的肯定。现在本书稿已送山西人民出版社印刷。

还应当提到的是,这本书的初稿出来后,先生约我把第一章压缩后,刊登在《孝义风采》的“特别推荐"栏目。《孝义文艺》紧接着刋登了第二章的压缩稿。我还应约把此书的写作过程投稿给《吕梁日报》,题目是"累,但快乐着"。今年1月9日的《吕梁日报》在"特刊"中不仅配发我照片刊登了全文,还加了"编者按"。按语说,“本栏目选取了两位来自基层的工作者,在2019年里的奋斗故事,旨在使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同时激励每一个人发扬梦想精神,继续在奔跑中拥抱梦想、成就梦想。因为,这些成就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望着自已的辛勤汗水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我流出了激动的眼泪之时,更感先生无私帮助的可敬可爱。

梁镇川先生是我创作生命中遇到的一位“贵人",他指引和帮助我在创作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更重要的是先生的人品和作品,直接影响着我追求新的更高境界。孝义市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李怡萍女士在她著作《文明孝义》中,专门介绍过梁先生,说“他是一位用心创作的学者,他的创作风格,内涵与外延兼容并蓄,他的作品,是灵动的,厚重的,也是深情的。他让我,也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了他广博的情怀。"

是的,梁镇川先生是众多学者的楷模,更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以此为荣。

2020.05.08

作者简介:

师道强,桥南文化艺术社社长、孝义古城诗社顾问、介休汾河散曲社顾问。著有各种文化专著、长篇小说、散文、评论和诗词曲集多部,内中作品连载或散见于省、地、市各级报刋杂志。创作作品总字数约一百二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