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协议都脱欧,没有英国,欧盟如何成长为全球性力量?

当地时间10月15日,为期两天的欧盟峰会在布鲁塞尔拉开帷幕,其中关于英国脱欧的议题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在此次峰会上英欧双方不仅仍未就这三大分歧达成一致,还各持强硬态度互相指责对方。峰会后,英国首相约翰逊强硬表示英国将做好“无协议脱欧”的准备。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随后回应称,“欧盟希望与英国的达成协议,但并非不计代价”。英欧双方的谈判会走向何处,双方真的为“无协议脱欧”做好了准备吗?

英国于1月31日正式“脱欧”,随后进入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英欧双方需通过谈判来敲定过渡期后的双边关系。双方自3月份启动首轮谈判以来,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在渔业和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存在明显分歧。

英欧谈判核心难点

渔业以及公平竞争环境至今仍是英欧谈判的核心分歧。双方自3月份开启谈判以来,逐步缩小了在社会福利、交通等方面问题上的分歧,然而渔业和公平竞争一直是阻碍英欧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拦路虎”。

在渔业方面,英国政府希望能够自主决定捕鱼的配额,自主掌握对本国海域渔业资源的控制,不给予欧盟国家渔船的长期准入权,而欧盟方面则希望维持在渔船准入和配额方面的现状。

在公平竞争方面,英国政府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在欧盟规则外提高对企业的补贴,而欧盟方面则要求在英国脱欧过渡期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在环境保护以及劳工政策等方面仍然与欧盟的法规保持协同。英国则认为,这些将有损于其主权,因此在目前的谈判上,英国方面依然态度强硬不做出让步。

约翰逊强硬态度意欲何为?

欧盟成员国领袖在峰会后发表声明称欧盟有决心达成协议,但不会不惜代价,若英国想要达成协议,必须立即采取行动。

对于欧盟的表态,英国并不买账,首相约翰逊称,除非欧盟做出根本性改变,否则英国将不会达成协议,同时也称英国将为明年1月的“无协议脱欧“做好准备。

从约翰逊的个人角度来讲,在他上台后带领英国实现了脱欧,该”成就“或多或少都给他带来了一定的政治自信,让他倾向于认为保持强硬的态度能够获得更多讨价还价的时间和空间,逼迫欧盟在过渡期最后的时间里做出实质性的让步。事实上,虽然约翰逊表态强硬,但他并没有关闭进一步磋商的大门,而是选择继续进行谈判。约翰逊曾于9月7日表示,10月15日是英国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如果到时不能达成协议,“双方应接受这一事实,然后继续前进”。然而,在10月15日双方并未达成协定,英国方面仍同意下周在伦敦继续进行谈判。另外,在约翰逊强硬表态的同时,英国外交大臣拉布释放正面消息,称“英国和欧盟之间的分歧已经相当小”,由此可见,约翰逊虽态度强硬,但其目的也并非是真正“无协议脱欧“,而是希望换来欧盟在谈判方面的妥协。

英欧双方为“无协议脱欧“做好准备了吗?

“无协议脱欧“是指英欧双方在英国正式脱欧后的为期11个月的过渡期内未就未来双边关系的走向达成协议的话,双方将回到世贸组织的框架下,重新实施边检和关税。这意味着双方的贸易会面临着更高的关税以及更复杂的各项程序。

欧盟的平均关税水平很低。如果“无协议脱欧“,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英欧双方将就对方商品征税,如英国出口到欧盟的汽车将被征收10%的关税,这将对那些向欧盟销售产品的英国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英国也将向从欧盟进口的商品征税,这将导致一些欧盟商品在英国的价格上涨。”无协议脱欧“不止涉及关税问题,还有”非关税壁垒“,如产品标准、边检等,如果英欧双方没有达成协议,所有商品都将在边境进行检查,这无疑会影响双方的贸易便利化程度。

欧洲持续肆虐的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欧洲整体经济还是英国经济都受到了疫情的持续冲击。在此种背景下,英国持续多年的脱欧若以”无协议脱欧“的方式了结,将会使英国、欧盟及相关地区的复杂的供应链陷入混乱,这也使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雪上加霜。考虑到经济低迷和全球不稳定,双方虽然不能在核心分歧上达成一致,但至少会在11月初就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达成一项有限的协议。

世界百年变局在加速,英国脱欧本身就是欧盟变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年前的“黑天鹅”事件变成了欧盟政治的常态,脱欧已经毫无悬念,“有无协议”成为英欧战略博弈的手段,约翰逊以“无协议脱欧”对欧盟进行极限施压,双方都清楚,无协议脱欧带来的是一地鸡毛。对于欧盟来说,成长为全球性地缘战略力量是个梦想,现在也是个机会,只是,没有英国的欧盟更加偏向欧陆思维,回归欧亚大陆,还是重建大西洋纽带,这是英国脱欧对欧盟,以及全球战略体系带来的重大的冲击。


(孙兴杰团队 薛瑶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