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失业的7500万旅游者应何去何从?

一直以来旅游业都为全球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在就业上,WTTC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通过综合分析全球185个国家及25个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及就业的影响后得出,仅2018年全球旅游业带来了3.19亿个就业机会,占全球总就业量的10%,为全球GDP贡献了10.4%。


但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曾经提供无数就业可能的行业,成了第一批垮掉的行业,许多人被迫丢掉了饭碗。WTTC世界旅游业理事会预测,新冠疫情可能导致全球7500万名旅游业者失业。


编辑:圆圆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朱郑勇


新冠大流行对于全世界带来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将超过一半的人们“锁”在了家里。由此带来的经济冲击,将随着疫情的持续而不断加深。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称,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陷入负增长,出现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衰退。目前冲击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经济体,预计这些国家GDP将减少6.1%。意大利和西班牙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两个欧洲经济体,其GDP将分别下降9.1%和8%,英国将下降6.5%。

4月9日,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周内美国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已达到创纪录的1600万人。这是美国自1948年以来最糟糕的数据,相当于美国已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劳动力。在1930年代的大萧条期间,失业人数上升到现在的水平,花了大约10个月。


IMF预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170个国家GDP负增长,第二季度全球可能失去1.95亿个工作机会。国际援助组织乐施会估计,全世界有10亿人可能陷入贫困。不过稍微让人安慰的消息是,由于全世界各国采取了总共近八万亿美元的财政纾困和刺激措施,如果疫情可以在今年终结,预计到2021年经济将会部分恢复。

全球各国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美国。摩根大通等多家美国投资机构认为,美国4月的失业率可能达到15%,甚至20%,失业人数可能达到2500万人。


前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和冯氏基金讲席教授陈志武认为,判断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影响,首先要区分短期的冲击和长期的影响。


“欧美国家当前疫情严重,特别是在美国的冲击会比较明显地表现出来。美国短期失业率不会低于10%,最终超过大萧条高峰期的24.9%是很有可能的。随着失业率猛升,短期消费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这个基本上是很难避免的。”他对澎湃新闻说。


陈志武称,短期内受到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航空业、旅游业、酒店餐饮业,可能在未来半年都很难恢复。另外包括一些娱乐业、影视和美容等服务行业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陈志武强调,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第一,是中小微企业的存活率。“这些企业如果能够度过艰难期,那么就业就有保障,只要就业有保障,普通人家庭、个人消费就有保障。在欧美国家民间消费占GDP70%左右,只要民间就业没有问题,那么民间消费就没有问题,这样一来的话,GDP的70%就没有问题了。”他说。


其次,就是如何帮助失业的老百姓渡过难关。

“政府公务员、学校员工、白领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比如像餐饮业、娱乐、旅游业等,会有一段时间很艰难。”陈志武说。


正因为此,大多数欧美国家的财政纾困政策也聚焦于这些方面。美国政府推出的2.2万亿美元纾困计划中,5000多亿用于支持大公司和地方政府,3770亿帮助中小企业,还有3000亿直接给老百姓寄支票。在这个基础之上再给企业减税1800亿,还给失业的老百姓留了2600亿提供失业保障。


在大洋彼岸的另一个重灾区,欧盟也在上周达成了一项5000亿欧元的一揽子措施协议,除了向企业纾困,主要就是向失业劳工提供经济援助。


“目前看来,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还比不上1918年的大流感。1918年的大流行使得当时全球GDP损失了大概不到10%,股市损失了25%。然而1918年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基本上没有做太多事情,不给钱,也没有去解救任何人。这一次,从美联储到美国政府再加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一起协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市场政策。因此,长期来看,虽然很多投行认为美国的第二季度GDP可能会缩水20%左右,但是到了下半年如果疫情能够稳定下来的话,美国应该是能比较快复苏的。因为有很多正常消费因为疫情被压抑了。”陈志武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曾担任过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国际研究学部主任的张蕴岭也认为,疫情短期内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影响肯定是非常大,然而美国最重要的基础——金融系统和企业并未出问题,所以损失不会是长久性的。


“疫情对美国经济有重塑的作用,对全球经济也会有很大影响。因为美国经济毕竟是世界的网络基础。如果美国企业回归国内,其他国家也会受到非常大影响。”他说。


对于一些人认为新冠疫情大流行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陈志武和张蕴岭都表示不认同。


“各国可能会考虑是不是要重新调整各自的产业结构,但是全球化大局是没法改变的。任何的美国大公司都是以世界市场为依托,这两个因素都依然存在,所以有人说世界从此退回部落主义,这都是一些猜想,我认为是不会的。全球化依然会发展。”张蕴岭说。


陈志武也认为,“尽管全球供应链的调整肯定会发生。逆全球化势力会进一步发展。但是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是不可能逆转的。技术让我们更加连接。”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来源于澎湃新闻,我们尊重原创,重在分享,如有侵权请在24小时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