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人的“江湖”,你想了解吗

近期刘强东的一篇内部讲话稿“地板闹钟的故事”,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曾经入职过的京东的人,我十分赞同的这篇文章的观点,近几年京东发展太快,招聘的人五湖四海,带来不同的企业文化,加上京东的业务发展迅速,架构逐渐细化起来,急速增加管理团队,而且没又良好的退出机制,难免的产生了很多冗余岗位。

京东很大的人才短缺来自于高层,在阿里系有着18罗汉这些企业创建之初的最核心管理团队,而京东几乎是以外招为主。另外就是校招成长起来和初创期的元老。

刘强东的讲话稿

这样就造就京东人的江湖分为三个派系:一部分是校招;一部分是京东初期时外聘;一部分是京东做强后的外聘。这些人中刘强东最信任的还是从毕业一直跟谁他的管理培训生。一些分公司的法人都是由这些培训生担任的。

这些管理培训生都是从人大、清华、北大、北科大等重点高校进入京东的,经过几年发展逐渐走上管理岗位,人才素质较高,但书生气较多,少了一股管理上的狠劲。

创建初期的元老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核心管理岗位,很多人是因为时间长顺其自然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中间又有多少真的是能力强者呢?,至少对于京东来讲还没出现过“18罗汉”这样的人才,对于这些人末位淘汰机制是应该有的。

而后期外聘的这些高层,没有几个能够长时间留住的,看看京东商城CEO的更换频率就可想而知。外来招聘人员不能真正融入管理团队,敢讲敢做放手一搏的人太少。

这三种人构成了京东人的”江湖“,更多的人都在很努力积极的工作,而占据重要岗位混日子的人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排泄管道。

亚马逊有中亚、美亚、日亚覆盖全球的互联网络,真心的希望京东继续发展壮大,有一天也会同样拥有,中京、美京、俄京、日京覆盖全球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