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土湖畔肉苁蓉喜获丰收

四月芳菲醉,人间仲春时。近日,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的民勤县青土湖畔,成片的梭梭林渐渐吐出了嫩芽,为沙漠披上了淡淡的绿装。这些天,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上格外繁忙,4600亩肉苁蓉迎来丰收季。

何德荣是甘肃青土湖沙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进入3月以来,每天天蒙蒙亮他就进了梭梭林,步行去查看肉苁蓉长势。今年遇上暖春,肉苁蓉长势不错。看到梭梭树下露出了四五个苁蓉花序,他俯下身子边刨沙子边说:“去年我们一共采挖肉苁蓉100吨左右,收入300万元。从现在长势来看,今年比去年产量要略高一点,预计可采挖120吨。”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尾闾湖,1959年曾完全干涸,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是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民勤县综合运用压沙造林、下泄生态用水等治理措施,加大青土湖区域生态恢复和治理力度,使青土湖区域沙化得到有效治理,成片的草方格梭梭林将连绵起伏的沙漠紧紧束缚。

2013年,何德荣发起成立了民勤芸丰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承包青土湖梭梭林,探索发展梭梭林人工接种肉苁蓉。至目前,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已接种肉苁蓉达5000多亩。2019年1月,基地产品顺利通过国家质量认证中心认证,获得了荒漠肉苁蓉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在肉苁蓉采挖现场,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刨开周边的沙土,直到肉苁蓉全部露出地面后,再用一张小卡片从根部切割,留下蓄根回埋填沙,以待再次成长果实。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逐步选择优质品种分期接种,延长了肉苁蓉的采挖期,错过了其他地区肉苁蓉上市高峰期。我们的肉苁蓉从3月初开始采挖,一直能延续到5月初。”何德荣说。

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吸纳当地贫困家庭成员务工增收,每年长期或短期到基地务工人员达260多人,户均增收6000多元。同时,基地利用技术优势,举办各类培训70多场次,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肉苁蓉嫁接达6万亩,预计总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本报全媒体记者姜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