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者弃子?20万生命换回的桃花源,背后是东帝汶新的不幸

多少家庭被枪弹打碎,多少血肉被刺穿!东帝汶流过的血印刻在土地里,石碑上,屋瓦间。

--古斯芒

帝汶岛位于亚洲最南端,岛很小,却分属两个国家。岛西端是西帝汶属印度尼西亚,岛东端就是世界最年轻的小国东帝汶。

同一片蓝天下,西帝汶拥有符合印尼标准的学校,完备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而东帝汶相比之下颇有云泥之别,不但农民还在刀耕火种,甚至首都帝力的医疗水平还不如西帝汶的小诊所。

同岛不同命?其实这皆是不同殖民者殖民统治带来的结果,东帝汶牺牲20万条生命换来的独立,也未能带来梦想中的繁荣昌盛。

帝汶岛东西分治的悲惨史

帝汶岛地处努沙登加拉群岛最东端,南隔帝汶海与澳大利亚相望,西与印度尼西亚群岛相守,是亚洲唯一位于南半球的部分。

帝汶岛当地土著帝汶人,是巴布亚人和马来人结合出来的混血人种,属于亚洲少有的棕色人种。

十六世纪以前,印尼并非大一统国家,土邦林立各自为政,其中帝汶岛先后被苏门答腊的宝利佛逝王国,以及爪哇的麻喏巴歇王国统治。

帝汶岛孤悬海外宛如世外桃源,却未料只因盛产珍贵的檀香与猫屎咖啡,被葡萄牙打破了原始的宁静与温馨。

欧洲大航海时代,葡萄牙觊觎英国红茶生意获利颇丰,遂派人四处寻找诸如檀香之类珍贵香料以谋取暴利。

十六世纪初,葡萄牙人发现帝汶岛后,如获至宝般将其据为己有,以便垄断海外檀香贸易,落实葡萄牙“征服”与“贸易”并举殖民者方针。,

欧洲列强骨子里的侵略贪婪心性是相同的,荷兰被西班牙限制航道影响传统发财路,听闻葡萄牙霸占香料产地,遂暗随其船队意欲同分一杯羹。

1613年~1618年,荷兰人强行占据印尼群岛,同时极力压缩葡萄牙势力范围,直至将其逼至仅剩帝汶岛东部。

于是荷兰建起庞大的荷属东印度公司,葡萄牙只偏安东帝汶一隅,两国斗争相持246年,一直维持着共占帝汶岛模式。

直到1859年,谁也奈何不得谁的荷兰与葡萄牙,正式签署瓜分帝汶岛协议。东帝汶以及欧库西地区归属葡萄牙,西帝汶归属荷属印度(今印度尼西亚)。

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从来没有弱者话语权。东、西帝汶正式以法理形式确定了归属,可从未有人问过帝汶人是否愿意。

自此同宗同源的帝汶人,因不同语言、不同宗教文化的殖民者统治数百年时间而分化,也造成了东帝汶对印尼鲜有认同感。

压迫下的反抗与觉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荷属印尼群岛丰富的石油资源,对资源匮乏的日本极具诱惑力。中立国葡萄牙虽倾向轴心国,但日本可不管这套,不但侵占印尼群岛,顺带将帝汶岛亦纳入囊中。

日本人自作聪明,为达到长期占有印尼群岛目的,一反葡荷两国殖民做法,大力鼓吹民族自决思想,谁料竟弄巧成拙,激发了印尼人独立意识觉醒。

二战结束后,日本撤离,葡荷两国卷土重来,可觉醒后的印尼人不愿重返荷属印度,于是联络荷兰在东南亚殖民地,一起掀起反荷运动。

西帝汶在荷兰统治期间被并入印尼,遂顺理成章参与反荷运动,自动归属印尼管辖。印尼独立建国,以荷兰继承人自居,将整个荷属印度揽入怀中,成就今日印尼版图。

可当日东帝汶还在葡萄牙手中挣扎。其实二战结束以后,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非殖民化进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新趋势。

1960年,联合国通过《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1970年通过《国际法原则宣言》,宣言中重点强调了人民自治权以及铲除殖民主义。

可葡萄牙对此却置若罔闻,无意令其麾下包括东帝汶在内的殖民地独立。

萨拉查自1932年执政起,就有法西斯独裁专制倾向,当然不愿去殖民化;二是东帝汶一直是葡萄牙流放政治犯之地,为葡萄牙独裁统治提供了诸多便利;三是东帝汶不仅拥有檀香与猫屎咖啡,还有令人垂涎的丰富油气资源。

萨拉查很聪明,早在1951年就将东帝汶等殖民地列为海外省。简单说殖民地是完全在殖民者奴役下的土地,海外省则是法理认同的合法领土。由此联合国也拿萨拉查无赖行径无可奈何。

不在压迫下灭亡,就在压迫下觉醒。萨拉查为镇压各殖民地独立风潮,不顾世界石油危机波及葡萄牙经济窘况,斥巨资巩固殖民统治。

生活陷于困顿的葡萄牙民众,对萨拉查独裁专制再也忍无可忍。1974年,葡萄牙发生军事政变,士兵们将红色康乃馨插在枪管上,以和平方式推翻了萨拉查长达42年的独裁统治。

压迫到极致就是反抗,无论葡萄牙民众还是殖民地土著,在萨拉查极度高压下觉醒抗争。世界首次颜色革命带给了东帝汶独立希望,却也将其带入又一场灾难。

东帝汶独立背后的血泪与枪声

葡萄牙新政府上台,同意给予殖民地自由。可东帝汶对于如何独立,出现了三种不同声音:革阵主张独立;民盟主张依赖葡萄牙自治;民协则赞成与印尼合并的。

葡萄牙政府只能同意一种主张,于是革阵与民盟联合打压民协,民盟为表示独立决心赴印尼游说,却被印尼挑唆反水背弃革阵后,与民协组成临时政府。

革阵奋起反击挑起东帝汶内战模式,革阵占领首都帝力,于1975年12月宣布东帝汶独立。民盟被迫逃亡西帝汶,与印尼签下合并协议,随之印尼打着拯救东帝汶民众的幌子出兵东帝汶。

其实印尼早就觊觎东帝汶,只是迫于葡萄牙实力选择隐忍。印尼不愿东帝汶独立,一来印尼本是荷兰造就的国家,深怕东帝汶独立,带动其治下部分省份群起闹事。二来印尼同样垂涎东帝汶富饶物产资源。

印尼出手控制独立只有8天的东帝汶易如反掌,强行将东帝汶纳为第27个省,并大肆清除革阵旧势力,无差别杀害当地人,甚至一些亲印派人士都遭屠戮。

印尼残暴统治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更激起东帝汶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古斯芒为首的东帝汶独立革命阵线,一直与印尼抗争,终因军备不足,只得采取抗议示威游行反抗印尼。

1992年,古斯芒被印尼逮捕判处终身监禁,只得在狱中遥控指挥东帝汶独立运动。1997年,印尼残杀东帝汶和平抗议人群的视频,被英国记者曝光,东帝汶现状顿成国际关注焦点,就连曾暗中支持印尼的美国,也迫于国际道德压力转而支持东帝汶独立。

那时恰逢美国金融寡头引爆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印尼经济崩溃。印尼总统苏哈托被迫下台,继任者哈比比在国内社会矛盾,与国际舆论双重压力下被迫同意东帝汶自治。

1999年,东帝汶公投,78.5%的东帝汶人选择独立拒绝并入印尼。同年,古斯芒被印尼释放,可是东帝汶却遭到印尼大规模血洗。2002年,联合国维和部队托管两年后,东帝汶终于迎来真正独立。

27年抗争,20万人牺牲在印尼枪口之下,30万难民被迫逃亡西帝汶。时任东帝汶第一任总统古斯芒,呐喊“终于成功了”背后,是东帝汶的血泪与枪声,迎来却是梦幻的泡沫。

国际投资弃子背后真相

时至今日,独立已近20年的东帝汶,既未像同属东南亚的新加坡那般经济腾飞,甚至与不在发达国家之列的印尼都有云泥之别,只依靠出卖石油资源与国际援助维持,俨然成为国际投资者弃子。

诚然东帝汶现状与其常年被殖民以及战乱有关,可这只是表象,而真正深层原因又是什么呢?

首先,东帝汶没有强大后盾。

400年时间,东帝汶在大国手中流转,可无论是葡萄牙还是印尼,只想攫取更多物质资源,从未考虑东帝汶百姓民生。

尤其是葡萄牙不甘心失败,不愿看到东帝汶并入印尼,于是临走前效仿英国,从国土上肢解一个主权国家,并人为地催生一个所谓新生的国家,留下无尽的后患。

我们纵观由殖民地独立出的小国,除了新加坡和平从马来西亚分离,无论是印巴分治后的巴基斯坦,还是从伊拉克脱离的科威特,都陷入战火洗礼,与东帝汶处境极为相似。

即便东帝汶独立后,因宿怨从未得到印尼大力扶持,而作为东帝汶近邻的澳大利亚,与东帝汶拉近关系,亦是谋求控制其油气资源而已。

东帝汶因历史原因落后破败,除了诱人资源,没有强大后盾拉动经济,想在废墟上崛起难如登天。

其次,东帝汶内生力量薄弱。

东帝汶没有大树好乘凉只是外界因素,而其发展滞后,最关键因素还是其内生力量薄弱。

东帝汶虽实现独立,却没有强有力灵魂人物引领崛起。被誉为东帝汶国父的古斯芒,被誉为亚洲曼德拉。他也确如曼德拉那般,有带领民族独立的坚韧,却无统领国家的政治大智慧。

也许是学历学识不足,古斯芒缺失李光耀那般,带领新加坡腾飞明确的治国理念与铁腕。东帝汶不足百万人口,却有上百个政党,古斯芒就已无力应对政权频繁更迭乱像。

东帝汶政务混乱拖沓,导致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而东帝汶民众天性懒散,同样缺乏向上奋斗精神,成人识字率尚不足五成。

也许源于东帝汶身处热带物产富饶,饿了顺手摘个椰子就可饱腹活着,由此在东帝汶随处看见破旧屋檐下,目光呆滞闲坐之人,而很少看到步履匆匆为事业拼搏斗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东帝汶不激发向上的内生力量,依旧一味依赖国际援助,那么东帝汶用血泪换回成功独立,注定败给经济,只得延续国际弃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