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登庐山

空山新雨,夏风习习,云雾缭绕,青山伫立,绿树掩映,草花娇媚,人流络绎,雨汗淋漓,气喘吁吁,登顶之路常见。

好汉坡起步

好汉坡第一个陡坡,初爬坡的人,过这个坡就累得够呛。

沿途一群年轻人一路拍照

峡谷里一道瀑布

快到竹林窠

竹林窠“滴翠亭”

游人继续前行,到了竹林窠也只走四分之一路程。

好汉亭,路过有石刻“好汉坡”,向上是最陡的坡,最难爬。好汉亭对面有个平台,平台南角有一块碑石,上面中竖有四个繁体大字“登高履坦”,两边文字记录了民国廿一年(1932年)重修好汉坡,这条路是民国政要上山的官道,红火一时。

下山的妹妹,速度很快,非常人能敌。

姐妹结伴同行,都是运动健将。

下山的背影

所谓的好汉坡——月弓堑

一排大梧桐

半山亭,其实不是在半山,到这上山的路走了80-90%,可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告诫人们还要继续前行。

记录重修好汉坡,“民国念一年夏,青芝老人重建”,“念一”即“廿一”,青芝老人即当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

远眺庐山“窑洼”

绿色掩映中的“望江亭”

游人前行

环卫人员在巡山伫立的

伫立的望江亭

专注拍景

拍云雾

一群小朋友,结队前进,体能真棒

携幼前行

歇息、擦汗

石刻“民国廿一年”,镶在快到山顶的石级中,记录当年无数石工等修路工的艰辛。

蓝天白云、绿树掩映下的庐山!

登山客——庐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