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家服毒自杀,妈妈崩溃:“你那么痛苦,为什么不告诉我?

在很多家庭的认知中,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你的任何需求,任何情绪都是次要的。而父母大多也只关心学习,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内心世界。

可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啊。“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写给儿子的信道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

但是,在现实面前,我们又没办法克制住自己对孩子成绩的在意。

孩子的成绩就算作为家长的不在意,但是,老师会在意。老师对于孩子的区别对待,使得家长不得不在意孩子的成绩。

但是,有时我们只在乎孩子飞的高不高,却忘记关心他们飞的累不累。

18年在景德镇昌江一中,就有一名高三学生舒一鹏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11月10日,舒一鹏因在晚自习玩手机被老师发现,老师把妈妈叫到学校:“你们家孩子的书读到头了,你把他带回去,书也全部拿回去。”

从那天开始,舒一鹏就在家里复习。在家复习的那段时间,并没有异常表现。

爸爸说,孩子是重点班的学生,成绩在班里中等,性格内向。

“他和往常一样在自己房间里,我们都以为他是在复习,也没有表现出压力过大或者厌学。”

11月29日,收到学校下发的高考准考证。

11月30日,家人发现舒一鹏身亡。

保温瓶里兑了农药。

他就这样离开了。

谁也不曾想到孩子平时性情温和,竟会发生这样的事。

他爸爸说,学校规定,学生三次被抓到玩手机就要退学。

而舒一鹏就是因为第三次被老师发现在玩手机,被勒令退学,在家复习。

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但是,却没有在意过孩子有什么样的压力。

孩子把悲伤压在心底,而我们也总是忽略,以至于发生悲剧,我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让我想到曾经参加一个公益活动,遇到一个小女孩,在做壁画的时候,她一直一个人在涂色,不和任何一个人讲话。

我凑过去问她;“你怎么不和大家聊天呢。”

她怔了怔:“我不喜欢读书,虽然成绩不差,但是,我家里人只关心我是否考第一名,其他都是充耳不闻的。他们不像爸爸妈妈,像个监视我的邻居。”

听到她的回答,我疑惑了,甚至在想,我的女儿,她会不会也会那样想过。

我问她:“这件事给你造成很大困扰吗?”“爸爸妈妈总觉得我什么也不懂,每天只会说好好学习,我和最好的朋友吵架他们总觉得这是件小事,可是那可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她的回答点醒了我,是啊。

我们拼尽全力为了家庭,为了孩子,觉得让她好好读书,好好工作,却从未了解过她的情绪。

总觉得孩子家家吵个架没必要在意。关于孩子的心理,我们却未曾在意过。

我们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太小了,因为我们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但是,却从未想过,那是在她的世界里,目前面对的最大的事。

他们的情感与心理,就被我们大大的忽略,造成了情感缺失。

曾看过一个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小女孩玛蒂尔达问:

生活是否永远如此艰辛,还是仅仅童年才如此?

里昂回答:一直如此。

但是,在这艰难的生活里,我希望我们永远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他们,跌倒了,受伤了,转过身时,我们一直都在。

而不是只一味的用我们的想法强行推给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应该多与他们交流,而不是不去理会。《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大家对于黄磊的女儿多多特别的羡慕,小小的年纪特别的懂事。

其中有一个片段,有人送给多多一只小狗,多多对它爱不释手。

贝儿也很喜欢小狗,于是问黄磊,能不能让她玩一会儿。

黄磊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对贝儿说:“狗是多多姐姐的,你应该去问多多。”

当贝儿玩了狗很久,多多不放心,跑去找爸爸时,黄磊又对女儿说:“你可以自己解决。”

他尊重女儿的选择,也正是他对孩子的尊重,与孩子好好的沟通,让多多成为节目中最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孩子。

黄磊说: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我要教会她这样是对的,那样是不对的,我不喜欢摆爸爸的架势,在我看来,亲身示范,让她身临其境地体会更好。

如果她不要做一些事情,她就要承担不做的结果,为自己负责。

他能与孩子保持着朋友般的相处,了解她的想法并且尊重的想法,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学习的。

我们教会他们明辨是非,但也该学会认识自我;我们教会他们好好学习,但也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成长。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

“你可以勇敢去做,无论发生什么,请记得,你的背后,有我们!”

“你的悲伤也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