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海边就去威海,还有刘公岛,很值得!

到威海旅行,除了不可不吃的海鲜,不可不去的海滩,剩下的,就不得不提不可不受的教育了。

威海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有文字的记载则由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由莱州登州二府管辖,一直到清末民初由英国强租威海卫,1900年英国在租借内设“威海卫行政长官署”,直到后来由新中国收回设置威海市。

威海的近代史就是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其中尤以刘公岛为著,刘公岛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等遗迹还有众多英租时期遗留下来的欧式建筑,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而其中最重大的一个教育基地便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了。该馆以《甲午战争:1894—1895》为基本陈列,共展出珍贵甲午战争历史图片650多幅,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超写实人物塑像场景,如:“金州曲氏一家投井场景”、“李鸿章在马关谈判场景”等,开辟国内首个“黄海海战”3D影视厅,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再现“威海卫保卫战”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还有大量反映甲午战争的巨幅油画和巨型雕塑。整个展馆分为“序厅”、“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甲午战争”、“深渊与抗争”、“尾厅”五个部分。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刘公岛西端,是清政府继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创办的第四所培训海军军官的学堂,也是清末四所近代海军学堂中惟一一座规模完整、有迹可寻的学堂。

北洋海军忠魂碑是1988年10月为纪念北洋海军成军100周年而建,呈六棱形,高28.5米,上部正面是“北洋海军忠魂碑”七个金黄大字,下部碑文两侧是北洋海军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群体浮雕。远远望去,此碑好似万绿丛中刺向蓝天的一把宝剑,象征着中华民族反抗异邦侵略的不屈灵魂。

去刘公岛也很方便,公交线路:k3路 → 32路 → 威海旅游码头-刘公岛旅游码头,全程约15.4公里。买票可以提前在网上预订,到码头取票,比在码头排队能快上一些,吃喝岛上的超市都有卖,方便食品,毕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没有太多的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