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养生正当时,这些问题要注意

赛龙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养生的节日。


端午节,人们有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而粽叶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欢把粽子当零食、甜点食用,这是不对的。大家在吃粽子时要搭配一些粗粮、蔬菜,这样能减少胃肠负担。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



按照传统习俗,有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这是有健康隐患的。作为一味中药,雄黄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饮用雄黄酒有中毒的风险。雄黄一般不能内服,只能外用,比如涂抹一点雄黄酒在蚊虫叮咬的部位,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同时,民间普遍认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有人过端午节习惯用艾草煮水洗澡或在房间里熏艾。但是,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不适合在房间内熏艾叶,否则可能加重病情。



长者健康科普小课堂

老年人的饮食建议:


1.老年人每日进餐可采用三餐两点制或三餐三点制,饭菜应少盐、少油、少糖、少辛辣,以食物自然味来调味。


2.高龄和咀嚼能力严重下降的老人,饭菜应煮软烧烂,如制成软饭、稠粥、细软的面食等;有咀嚼吞咽障碍的老年人可选择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应适当增稠。


3.日常膳食中,合理利用营养强化食品或营养素补充剂来弥补食物摄入的不足。少饮酒和浓茶,避免影响营养素的吸收。服用药物时,要注意相应营养素的补充。


4.少量多次主动饮水,每次50~100毫升,每天的饮水量应不低于1200毫升,饮水首选温热的白开水。


5.增加鱼,虾,禽肉,猪、牛、羊肉等动物性食物。每日喝奶,每天吃大豆及豆制品。老年人每天应该吃30~50克大豆及豆制品。

——摘自《健康知识科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