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这个未开发的溶洞惊艳又低调 成了探洞爱好者的天堂

我们小时候或许都有过“探险”的经历,与小伙伴们第一次出游,第一次到山里挖野菜,第一次在小溪里摸螃蟹,这些第一次既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也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

荥阳、巩义、新密一带山区多溶洞,其中那些已经成熟开发的溶洞有雪花洞、神仙洞、九莲洞等,记得多年前去过雪花洞,初次看到溶洞就被五彩的钟乳石和各种形态的石笋吸引。而这次我则是跟随“小溪”队长第一次探察未开发的溶洞,此洞名为“盘古洞”,也有人称之为“蝙蝠洞”,位于荥阳南部山区东沟村。

进山后,一路沿村间小道前行,远远望见一个偌大的石洞口,若不是同行驴友指引,还真没注意到。

据报道上说,此洞起初很浅,内壁上有古人类刻下的符号,是县级文保单位,洞口有点像织机洞。十年前有村民在深处发现了溶洞,一直发掘,最终成为几百米的溶洞。

进洞三十米,顿时凉气扑面,有一段较为狭窄,洞顶有不少蝙蝠聚集在一起。

再向前走就出现了少量的石笋,样子不太好看,灰色的,还挺“干巴”。

继续向前走,有个向左的岔道,我们先沿右侧继续前行,这时再看洞顶,石笋就越发硕大漂亮了,密密麻麻地挂在洞顶,用手电筒照去,呈现白色、黄色,似乎还有水滴挂在石笋尖上。

再向里走,两边的崖壁上就是这种更多的矿物质沉积出的溶岩壁,像流动着的石浆。

洞顶不乏这些石笋,偶尔还能看到雪白如玉的石笋,远远望去晶莹剔透,如玉如冰。

偶尔路边崖壁突出的一个石笋,看似外表灰黑,用手电筒照射后,就如玉石盘透亮。

越向前走,溶洞景致越壮观,水气也越大,各种石笋、钟乳石也越晶莹透亮。



最终,路的尽头是一个水潭,当年村民挖掘的痕迹仍然可见。据说,这个洞被发现后,村民原本想开发旅游,后因水潭的积水怎么也抽不干,无奈只好放弃,或许这个水潭也只是“冰山一角”,它可能与暗河相连。个人认为有水的溶洞是“活洞”,各种洞石笋还会继续生长,这样对溶洞也有好处。

原路返回,到刚才的岔道后打算去看看,岔道不长,最多100多米,起初并无可观之处,快到尽头时,有一小型大厅,约有30多平米,此处的溶岩最为壮观。

这个石笋最为漂亮,像极了冬季北方屋檐下的冰挂,记得小时候住的是平房,一到冬季的雪后,屋檐上就会挂满这些“冰棍”,调皮的孩子们估计都尝过这种“冰棍”的味道吧。


这个岔口的终点也是这个溶洞的终极景观,石笋上下已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大自然成百万、上千万年的造化所至,我们一行无不叹为观止。

探洞要遵守的几点规则一定要切记,首先是安全,未知的洞不要进,其次是不要破坏洞中原始风貌,只需要带走美好的回忆,留下对未来的憧憬即可。大自然给了如此的馈赠,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图/文 木木

原创文章 转载需经授权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