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说“我害怕”,妈妈找出原因后,奶奶的回应引人深思

“妈妈,我害怕!”

“妈妈,我不敢出去!”

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了,只要闺蜜带着2周岁半的强强出门,他都会这样说。

闺蜜每次听完,心里很是纳闷,可是询问儿子原因,儿子太小又总是表达不清楚,直到有一天,她带着儿子回老家待了一天,才找出了真相。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就坐,唯有强强还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不肯进来吃饭。闺蜜叫了强强两遍,他还是无动于衷,妈妈便告诉大家:“孩子不想吃饭,可能是不饿,我们不用等他了,先吃吧!”

听闺蜜这么说,奶奶不高兴了:“这么小的孩子不吃饭哪行,看我怎么管孩子的。”

奶奶说着便走到门口冲着强强大喊:“强强快上屋里来啊,外面有来偷孩子的了。”

强强听到奶奶的叫喊声,飞一般地冲到了屋里,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我害怕,我害怕……”


闺蜜看到这一幕,一下子想起了在家里孩子总是不敢出门的事情,原来是被奶奶吓唬导致的。

她赶紧把儿子抱到了怀里,一边安抚孩子,一边跟婆婆说明了孩子的情况。结果奶奶却说了一句让她心凉的话:“小孩子,他懂什么,我不吓唬他,他能这么听话吗?”

其实在生活中像奶奶这样吓唬孩子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有的人吓唬孩子是为了跟孩子开玩笑,逗孩子,但更多的人吓唬孩子是为了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服从自己的管教。


可是,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好不好呢?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也就是说,不管父母出于什么目的吓唬孩子,孩子都会把大人的话当真,听从父母的话,但同时也会给幼小的孩子内心埋下恐惧的种子,不安全的种子,让他们对某一种行为或事物产生恐惧心理。

就像闺蜜的儿子一样,因为过于相信奶奶的话而对“外出”产生了恐惧心理。


另外,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以及认知和判断能力逐步增强,大人这种吓唬孩子的方式不仅不会让孩子听话,而且还会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所以说,家长采取吓唬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听话,并不是理智的教育方式,相反还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孩子不是“吓”大的,而是在父母的耐心教导下长大的。


面对孩子不听话的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在最近发生的“童模”妞妞被妈妈踢打的事件中,据妞妞妈交代,正是因为自己当时没有管住自己的脾气,才会做出了如此伤害孩子的行为。

所以作为家长,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学会管理情绪才是人生中的第一堂必修课。当情绪激动的时候,家长可以先进行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面对孩子的问题。


其次查找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其实,在每个孩子不听话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到了叛逆期,自我意识增强导致,有的孩子可能是想通过捣乱而引起家长的关注,还有的孩子可能是因为太累或者受了委屈,而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因此,家长要正视孩子的问题,积极地查找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要给孩子设定一定的规矩。对于稍微大点的孩子,家长最好给孩子制定一些规则,告诉孩子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培养孩子的规则和界限意识。

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智慧。

各位家长,你身边有吓唬孩子的现象吗?当孩子不听话时,你会怎么做呢?欢迎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