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的大小之争“骗局”


大小公司之争


大公司or小公司本来就是一个模糊的泛概念,非精准表达。广泛流传于洗脑式的营销大军当中。尤其以某安为首,我是旷世大公司,大道不能倒。

其实我们仔细去研究,会发现一个逻辑漏洞,不能自洽,什么叫大公司?

历史更悠久的吗?注册资本更高的吗?市场占有更大的吗?所有制形式趋于国有的吗?产品定价更贵的吗?产品质量(责任)更好的吗?营业网点更多的吗?

不管是《公司法》还是《保险法》都没有大和小这个概念,同类型营运性质的公司,受到同种行政监管。不管你大和小,一视同仁,没有例外,市场经济时代,只有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秩序 的差别。


如果非要找出保险公司的不同,只能是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我国所有保险公司分为以下四种所有形式。


所有制形式


01

纯国有,纯国有保险公司只有四家。


①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太平、财政部持股100%;



②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人寿,国务院持股100%;

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财政部持股60.84%;

④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是国有政策性保险公司,财政部持股26.37%。


02

纯外资,纯外资保险公司只有一家


美国友邦,因建国前友邦在上海已有营业点,建国后,友邦恢复营业,故友邦是我国唯一的外商独资保险公司。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友邦卖给了香港,美国友邦不复存在,现在的友邦即香港友邦。


03

中外合资


中外合资公司非常的众多,比如中美大都会,中意人寿,中英人寿,瑞泰人寿,工银安盛,中荷人寿,恒大人寿,等等……


这些公司可能少有人听过,但是实力个个都很强,中美大都会是上海联合投资集团和美国大都会的合资,上海联投是国资,旗下有上海银行,东方航空等,美国大都会则是联邦政府的保险提供商。



中意人寿的中方股东是中国石油,



中英人寿的中方股东是中粮集团,



瑞泰人寿的中方股东是国电集团,



银行系保险公司,如中银三星人寿,中国银行和韩国三星保险的合资,


工银安盛人寿,中国工商银行和法国安盛集团的合资。



地产系保险公司,如恒大人寿,恒大集团和新加坡大东方人寿的合资,等等……

04

民营


民营保险公司非常众多,分为两种类型,民营上市和民营非上市。


民营上市公司:如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新华保险等等……民营非上市公司:如泰康人寿,富德生命人寿,百年人寿,三峡人寿等等……


05

经营理念


保险公司之间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呢?解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得搞清楚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是市场?如何立足于市场?市场经济时代,只有【激烈市场竞争】【有序市场秩序】两个要素构成。


市场竞争


要想立足于市场,必须要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加大市场占有,是每一个公司生存之道,市场占有越大,则利润空间越大。


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公司在市场占有上,经营思路就不太一样了。


纯国有背景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适中,属于稳健型发展,品牌定价适中,服务也适中,重视舆论,在意社会价值。


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市场占有率较少,但市场占有额并不低,注重销售流程,注重销售合规,注重中高端市场,销售人员平均素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民营上市公司,市场占有最大,销售发展野蛮,客户及销售人员双边拔毛,品牌溢价较大,毕竟要为股东创造更大的利益


民营非上市公司,普遍成立较晚,市场占有较小,为扩大市场占有,敢于让利(价格战),同质化产品综合性价比更高。


市场秩序


保险是社会经济的助推器和稳定器,宏观上都肩负着很重的社会价值,我国对于保险行业的监管尤其严格。


《保险法》对于保险公司的成立条件,保险公司运营规则,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保险理赔时效,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保险公司必须定时定期公布相关偿付能力信息,这些信息在银保监委官方网站都能查到。就保险权利而言,买哪一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并没有显著区别。符合理赔范围的,必然会得到赔付。保险公司的赔付原则是,不怕赔,不惜赔,不错赔。


从综合服务来讲,历史更悠久的保险公司,市场占比更大的保险公司相对更优,公司化运作在时间的检验下更为成熟。工作流程更为顺畅,同一个理赔案件,在小公司有可能因为工作的流程的不顺畅卡两天,而在大公司不存在这种情况。案情越复杂的理赔事件,差别越明显,所以建议保险产品综合配置,取各家保险公司之所长。


06

总结


拿保险公司大小说事的人,远离他,保险公司的性质与能否得到赔付没有半毛钱关系。保险合同才是投被保人权利之根本,能否得到赔付保险合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特别在意服务不差钱的可以选择“大公司”,特别在意杠杆的差钱的选择“小公司”,建议保险综合配置,各取所长。


来源:公号-风险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