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好2020年剩下的80天,112位牛人告诉你3条法则

十一长假结束,大家都恢复了工作状态,一转眼10月就过了三分之一,还有80天,2020年就要结束了,相信你一定想要全力奔跑,想要抓住2020年的最后三个月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我们往往给自己安排上很多任务,做起来才发现只有3分钟热度,没坚持几天就原形毕露。

准备学一门课程,结果找了很多借口一再拖延;想坚持写作,结果不到一周就搁笔;计划开始跑步锻炼吃健康食品,结果没坚持几天就放弃了……

如何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改变呢?

与其自己跟自己纠结,自己生自己的气,不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牛人们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

《巨人的工具》这本书,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作者蒂姆·费里斯,采访了各行各业的112位牛人,汇总了他们的经验,告诉你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思考问题,怎么工作生活的,让我们对牛人思维中的共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找到把生活变得高效的捷径。

第一:不要追求“目标”,而是发展“系统”

漫画作者斯科特·亚当斯创作的《呆伯特》系列漫画,今天已经被翻译成25种语言,被介绍到65个国家。

斯科特·亚当斯原本只是个坐办公室普通文员,他是怎么有今天的成绩呢?秘诀就是,不去追求实现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是要发展出一个“系统”。

斯科特·亚当斯并不是一下子有了呆伯特这个创意,然后一举成名。

在此之前,他有好几年的时间都是一边上班,一边用业余时间写作和画画,这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物质方面的回报,这方面的收入大约只相当于工资的5%,当时他的女朋友特别不理解,为什么不赚钱还要干这件事情,其实这就是在发展“系统”。

如果做事是为了“目标”,大概亚当斯只会选择接一些能马上赚钱的私活,做了就有回报。而发展“系统”看的不是某个具体事件的成败。

具体来说,目标是通过一个考试,写出一篇受欢迎的爆文,减掉20斤体重……

而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比如你要写作,某一篇文章能获得多少收入,吸引多少粉丝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你个人的写作系统能不断发展,持续向美好的结果连续变化。

如果你是一个运动员,你的目标是赢得冠军,但系统是日复一日的健康饮食、持续锻炼。

如果你是一个写作者,目标是写出有影响力的作品,系统则是每天的阅读写作,持续思考。

怎么发展系统呢?斯科特·亚当斯做了两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就是要持续写作,定期写作,绝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二,他把自己的博客当作了一个写作研发平台,在上面做各种测试。比如尝试不同类型的话题,不同的写作风格,看怎样更受欢迎。

时间长了,斯科特·亚当斯的写作系统就发展起来了。他并没有事先规划好什么时候能开专栏,什么时候能挣钱,系统有了,一切自然发生。

当你专注于系统的构建,而不是目标的达成,你就能够耐心地度过那个漫长的积累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目标是遥不可及的月亮,系统则是触手可得的六便士。

第二:巨大的改变,来自于微小的行动

巨大的改变,来自于微小的行动。《巨人的工具》这本书中,不止一个牛人分享了同样的观点。

马特·穆伦维格,曾被评选为《商业周刊》发布的“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他的健身方法很有趣,每天坚持在睡觉前做一个俯卧撑,没错,只有一个。

因为无论你忙到多晚,无论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你都找不到借口说自己无法完成一个俯卧撑,只要克服最初的障碍,把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当成目标,然后完成它,就可以逐渐变成习惯。

畅销书作家赛斯·高汀也建议我们凡事从细微处着手,先别焦虑那些自己完不成的宏大目标,先问问自己:我能达成的最小目标是什么?值得我付出时间的最小项目是什么?我能够为其带来改变的最小群体是什么?

不要小看微小的行动,给你分享一个小故事。

从1908年开始的一百年里,英国自行车队只得过一枚金牌,但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们获得自行车类比赛60%的金牌,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破了9项奥运会记录和7项世界记录。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2003年,英国自行车队聘请了一位新教练,这位教练的策略就是寻找各方面的微小提升,哪怕只有1%,积累起来也将有非常显著的改变。

这些小改变包括:重新设计自行车座椅,让其更舒适;测试不同的按摩油,找到让肌肉恢复最快的一种;雇佣专业医生来教运动员如何洗手,防止感冒;选择最适合的枕头和床垫,以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在随后的好几年,英国自行车队找到了上百处类似的微小提升,这些微小的提升积累在一起果然带来了惊人的效果。

微小的行动,可能只能带给你一点点的提升,但是日积月累,在时间的沉淀之下,它们最终能够迸发出难以置信的力量,让你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积极的暗示

牛人们往往还会采取一些看起来有点“自欺欺人”的小技巧。

比如有人会在每天上床睡觉前回顾自己一天中的三个成功之举,有人会采用“自我肯定法”,也就是选择一个目标,用一种具体的句式写上15遍,比如“我,将会成为一名宇航员。”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鸡汤吗?其实积极思考的力量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其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

它的基础理论之一就是:我们越是训练大脑保持积极状态,我们就越快乐;我们越是让大脑静下来专注于积极的思维,大脑就会制造更多平静和积极思维的突触和神经细胞。

这意味着,正念思考绝对不是短时间的麻痹自己,它对改善大脑环境,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正如强健的身体离不开锻炼,强健的大脑也离不开锻炼。

如何摆脱懒惰?如何变得自律?如何改变自己?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些话题都快被说烂了,关键是我们能从小事开始,构建我们的新系统,每天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自己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