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跌落阴沟中,也要抬起头来,仰望星空


余文森教授说:“教学主张是名师的“第三只眼睛”。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就在于这只“天眼”,这只“天眼”有时像显微镜,可以看清很细致、很弱小的教育细节;有时像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很远的发展未来。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只专业的眼睛、智慧的眼睛。”可见教学主张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多么地重要。

教学主张必须经过有心的教师的天长日久地经验积累,并经过精心提炼而成。教学是一个个性化非常强的一项活动,可以说,没有教师希望邯郸学步,甚至东施效颦的。

自从我从事教育这一行来,我就一直顽强地抵抗着外界纷扰,总有一个似乎模糊又似乎清晰的东西在指引着我教学。我潜意识地认为这才是真正地教孩子。这就是长期的经验使然。

吴艳萍老师已经从教20多年,深受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对教学的方法如何做到生动有效进行了孜孜以求的探索,无论是在乡下,还是在城里当一名语文老师,还是在县实验小学当语文教研组组长,都总是那么富有激情,对语文有情,对学生有情。据她自己讲述,在龙岩市名师工作室里,在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里,让她在课题研究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外出学习与读书学习后,视野豁然扩大,在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县、市教学活动和公开课比赛中锤炼了她,从而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新的看法与尝试,并由此,提炼出了“情·韵语文”的教学主张。

吴艳萍老师认为,“情·韵语文”,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活跃、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以积极的情感因素为动力,进而引发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彰显学生的个性。通过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促使文本情、教师情、学生情融为一体,在多情共振中引发语文的悠悠韵味。


“情·韵”语文的“情”,包含“情感”“情绪”和“情趣”。

“情·韵语文”中的“韵”,内涵丰富,主要包含“神韵”“韵律”和“韵味”。“韵”的这三重性,构成了完整的、丰富的、独特的语文之“韵”

“情”是语文的根,“韵”是语文的魂,两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补、和谐融合从而使课堂生活成为儿童人生情感、生命智慧的一种诗意享受。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情韵语文追求的是一种雅致灵动、情韵交融的审美境界。

吴艳萍老师从古今中外的专家、学者中找到了知音,找到了理论的支撑,所以使她在教学教研中有了自己独到的做法,从她在课堂展示课《学步》的教学中,就可以看到她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在这课中,吴老师紧紧抓住课文中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如上课一开始,就用听写词串的方法,让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后,又着重抓“居然”“竟然”及“数不清”“乐此不彼”来让学生体会感受父亲对孩子会独立走路及不怕挫折的惊喜与欣慰。从而展示了很有魅力的情韵课堂。

我很赞同黄厚江老师说的“提出教学主张不如总结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学主张也好,还是教学方法也罢。关键是要解决学习语文中发生的问题。

吴艳萍老师是我们县的第一批名教师,她的教学主张的提出不单对她本人及我校将产生影响,也将在我们县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祝愿她,就像她所上的课中的寄语所说的,勇敢地、脚踏实地地在教育教学的寻路中走下去。

最后,我用青春语文的主张者王君老师的话作为结束语:胸怀崇高理想的人,即使跌落阴沟中,也要抬起头来,仰望星空。我们的灵魂不生一丝白发。


相遇即是缘,谢谢您的关注@杨老师的作文教室,您的留言、阅读是我写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