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还尚未发育成熟,为何十三四岁就要嫁人,其实原因很简单

最近,我国对青年男女的婚姻法以及生育年龄都修改了相应的政策。在上一个阶段,中国比较流行的趋势还是晚婚晚孕。而近期的一个新政策便是全民开放生二胎,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平均生育年龄还是基本倾向晚婚晚育,但是早在古代之前我国女子结婚生育的年龄可不是和现在一样,古代的女孩子十三四岁就要嫁人,甚至都还尚未发育成熟,大家好不好奇这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古代人口不比现在,而且他们的寿命普遍偏低。所以为了增加人口,增加劳动力,人们只能多生孩子,但是时间有限,生孩子也是需要时间的,为了效率,只能把生孩子的时间提前,所以就造成了古人早婚早育,甚至13,14岁就结婚生育。但是现在人不太了解的是,未成年人身心没有发展成熟,这样做会不会伤害身体,或者对身体不好。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女性在古代社会地位较低,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意识到了,但是却没有人理睬,因为不重视女性,所以直接忽视。

其实在每个时期每个朝代对早婚出的政策都不一样,西周的时候,民间基本就是男人20就成年,成年之后就到了允许结婚的年龄,而女子过了15就可以嫁人,在20岁的时候必须嫁人。而在战国的时候,这个时间被提前了非常的多,从15岁可以嫁人,变成15岁必须嫁人,如果嫁不出去还会有严厉的惩罚。而随后又到了南北朝时期,国家的政策更是让人惊讶,国家下了统一的规定,所有女子必须在12岁之前就嫁人。

随后情况好转的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唐朝时期情况比上一个朝代稍微要好一点,可是也是差不多在14岁左右。其中最令人无语的一个皇帝下的规定更是让人发指。本来古代社会的生产劳动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如果是农村,全年的收入基本上就靠劳动,原本的生活就比较贫苦,可是皇帝下令,如果谁家有女儿在15岁之前没有嫁人的话,他们家就要向国家交五倍的税,本来贫穷的家庭日常的税就很难负担得起,这样一来更是把穷人家逼上了绝路。虽然方法很毒,但是不得不说,确实有效果。其实我们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古人他们心里非常的清楚。这是为了当时的生存环境,他们不得已而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