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中兴是政治迫害?看看美国政府是怎么罚自家公司的

如果觉得老美对外国公司的制裁下手够狠,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对“自己人”的。

波音公司是正经的美国公司,而且作为数一数二的军火承包商,和政府的关系也不可谓不深厚。但在2006年间收到了创纪录的6.15亿美金罚单。要知道这可是在十几年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还是1比8点多的时候。

波音的几大罪状

从2003年开始,波音的两名中级主管窃取老对手洛马几千页的火箭研发资料。

也是2003年,波音的CFO,Michael Sears,违规雇佣了军方负责招标的的高级采购主管Darleen Druyun。这名主管期间正在审查价值230亿美金的军购案。Druyun之后成为波音的副总裁。

波音公司最终和检察官达成和解,免予刑事指控,两名高级主管被刑事指控,当年的CEO,Phillip Condit,虽然免予上庭,也是黯然下台。行贿的CFO和受贿的Druyun都被判刑蹲了几个月大牢。整个高层大换血,CEO职位空缺8个月!

于此同时波音2006年当年还面临另外一笔1500万美金的处罚,原因和中兴有点类似:

在出口给他国的商务飞机上加载了用于自动水平的军用芯片,违反了ITAR(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武器国际流动管制)法案。

行贿的CFO和受贿的Druyun都被判刑蹲了几个月大牢。波音虽然上来就主动认错全面认耸,但其它的处罚也一点不少。

受贿的Darleen Druyun

行贿的Michael Sears

除了罚款,波音通过盗窃对手资料获得的火箭研发合同中的10亿美金份额作废。同时被暂停接受空军防务合同20个月——要知道防务合同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期合同,虽然只有不到两年没合同,但可能会影响的是未来十年的发展。

另外受贿的采购主管Druyun负责的230亿美金空中加油机招标案作废,重新投标。

基本逻辑就是沾的便宜吐出来,还得倒贴!

同时波音被要求设立一个外部独立的高级职务,负责全面监管公司的出口交易技术合规。另外波音还承诺和司法部合作,三年内接受外部人员的现场监管。

波音继任CEO麦克纳尼与检查工作的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和南卡来罗纳州州长马克·桑福德

仅此一次?

虽然波音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不过对于航空航天这么复杂的工程而且涉及到军工项目,竞争激励条款繁多,踩雷难免。

九十年代,波音因收购的一家风投公司,Hughes Electronics,用军用火箭技术帮中国发射民用卫星,被罚1000万。

2001年因为在出口给澳大利亚的军用机上采用了美国军用飞控软件,被罚3800万美金。澳大利亚可是美国的正经盟军小弟了。

2015年因为没有按时提交飞机油箱安全评估文件,被罚1200万,五年内没能改善再追罚2400万。

波音2000年以来被罚累计不到9亿美金,以上6.15亿是最大一笔。累计被罚金额中最大的一项就是“说谎(False Claims)”

2000年以来累计被罚

所有波音及其子公司被罚款纪录

罚自己人罚得太少?

6亿多美金的总罚款额度在当年并不算少。美国人罚得也不止波音这一家,历史上罚款额度最高的几笔:

英国石油:误杀和污染环境(11名员工在油井爆炸中死亡),2016年罚200亿美金

美洲银行:金融欺诈,2014年罚160亿美金

大众汽车:汽车排放数据造假,2016年罚147亿美金

摩根大通: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2013年罚130亿美金

法国巴黎银行:与美国制裁国家违规交易,2014年罚89亿美金

花旗集团: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2014年罚70亿美金

阿纳达科(得克萨斯的石油勘探公司):未缴纳污染环境罚款,2014年加罚51.5亿美金

高盛:误导投资人,2016年罚50亿美金

葛兰素史克:误导性营销,隐瞒副作用,2012年罚30亿美金

瑞士信贷:帮助美国公民逃税,2014年罚28.8亿美金

1998年,美国46个州政府一起上诉,因为其对公民健康损害而造成的医疗支出,罚了几大烟草公司总计2千零6亿美金!造就了历史上最大的民事判罚。烟草公司还需要承诺资金支持反吸烟广告,停止不恰当的营销方式。

以上大部分都是美国公司,虽然有外国公司,但其一,都是跨国企业,在美国业务可能比国内盘子不小。尤其是葛兰素史克和瑞士信贷;其二,都是政治上友好几乎没有贸易争端的国家。

这样一比,中兴的案子,有点排不上号。而且后续的禁运处罚是在中兴没有按照美国政府要求整改的前提下。虽然时间点有点敏感,但说实话,一碗水端平,不冤枉。

美国国务院网站历年被罚名录是公开资料,可以看到各种公司五花八门,每年都有人上贡。波音的竞争对手洛马雷神也没少上榜。所有起诉书和和解文件一点即开。罚款少则几十万,多到几百亿。不仅包括罚款金额,还有连篇累牍的整改要求,如果不能达到和解协议要求,加罚方案等等。


有意思的判罚

看了这么多资料满篇都是美金,这些钱加起来够一个小国家运行几十年了。我有点好奇罚来的钱都干什么去了?这一条或许有点代表性。

2007年一家不大的军工企业ITT因为将军用夜视设备出口到海外被罚1亿美金。其中2千万给美国国务院,2百万认罪罚款,2千8百万没收充作调查此案的各个联邦和地方部门的经费,5千万支付给此案的最大受害者——美国大兵!因为把装备卖给外国了所以要承受更大的伤亡风险——美国的法官还是颇有点创造性的。

且慢,还有更有创造性的。外加延期罚款5千万,但是以研发经费的方式缴纳,五年内ITT需要在夜视设备研发方面投入经费,所有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军方相应研发部门验证才算数。而且所有研究成果都归美国国防部,可以提供给其它公司使用。五年后5千万花不完部分上缴——钱都是ITT自己出。

这样一比,你还觉得中兴冤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