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传说 | 那一枚外焦里嫩的烤红薯


我就是小明

烤红薯,

每每听到这几个字,

那股又香又甜的味道就不自觉扑入鼻孔,

诱发喉咙默默地咽下不断涌上的口水,

老辈人常说

“红薯饼、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

(PS:这句话请用河南方言阅读)

也可能因为如此,

小明从小就对红薯无法抗拒,

尤其是外焦里嫩的烤红薯……

我就是小明

小明所居住的村庄,

是一个四面环绕着土岗,

而村落位于中心低洼处的农村,

村民每次出去都得先上坡,

跨过这些土岗,

才能见到外面的世界。

在这里种出来的红薯,

不像其他平原地带,

或沙土地中种出来的红薯那样水分多,

这里的红薯相对比较“gen”

尤其是红皮白心的红薯,

但是这种红薯经过烤制或蒸煮,

甜份很足,

特别是烤熟的红薯,

掰开焦糊的外皮,

里边的纹路清晰,丝丝入扣,

来,咬一口,

哇~~

真的能让人忘掉一切,

在滚烫中享受这世间的美好……

我就是小明

基于对烤红薯的无法抗拒,

每年冬天,

小明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寻找机会,

到四面八方烤红薯,

有时候去田地里挖一个坑,

寻找一大批干树枝,

把细长的红薯扔到坑里,

在上面撘几根树枝,

再铺上树叶,

然后再在上面用树枝点燃火堆,

边烤火聊天边等着火下的红薯烤熟……

还有就是在过年蒸馒头的时候,

因为蒸的时间比较长,

而且大都是用的劈柴和玉米芯,

小明就会在地锅的炉齿下,

也就是落柴灰的地方,

放上一两个红薯,

等一锅馒头蒸熟了,

红薯也差不多烤熟了。

当然,还会把红薯直接放到炉子上,

然后跑出去跟小伙伴们玩一阵,

什么骑大马、警察抓小偷、摔面包……

一直等到父母喊着回家吃饭的时候才回去,

吃饭前也必须先把烤熟的红薯,

狼吞虎咽地干掉……

我就是小明

开春之后的红薯,

经过一个冬天的窖藏,

水分失去了一些,

这个时候的烤红薯会变得更加香甜,

小明所住的村庄,

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红薯,

小时候感觉每家都要种好几亩,

多的有十几亩,

这么多的红薯对于地窖是个非常大的考验,

如果窖藏不好,

红薯多半会坏掉,

基本上一年的辛苦就付诸东流,

而且喝酒的人是不允许下地窖的,

因为酒精会和地窖中的空气发生反应,

产生对红薯不利的气体。

还有地窖中的温度基本上是恒温的,

所以对于红薯简直是最好的冬眠之所……

我就是小明

现在街头巷尾的烤红薯摊,

大部分都是烤制的黄心红薯,

其实小明最喜欢的还是红皮白心红薯,

黄心红薯相对水分较多,

生吃起来很脆,

烤熟之后会非常松软,

相对来说用黄心红薯炸红薯丸子更好吃,

但是对于烤红薯念念不忘的小明,

还是喜欢用白心红薯,

它烤熟之后会非常紧实,

吃到嘴里会非常踏实,

就像小明和他的小伙们一样,

名字不起眼,相貌也不出众,

但总是踏踏实实做事情,

给身边的人带来安全感和欢乐……

我就是小明

如今,

小明有了自己的儿子,

他也非常喜欢吃烤红薯,

每次听到“烤红薯”

眼里都会放出渴望的光芒,

这是遗传,

还是传承呢……

(我就是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