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6户人家的村子,如何致富?真的要靠耶鲁大学的高材生?

奶奶的院子里有三棵树,一颗是枣树,(另外两棵就不是枣树啦,跟鲁迅家不太一样哈)有一棵杏树,还有一棵梨树,杏树陪伴我的时间最久,一想到奶奶家,最先浮在脑海里的一定是这棵杏树。

杏树长得很好看,结出的杏子也很好看,不同于经常见的黄杏子,奶奶家的杏子熟透了就会变成红色,太阳晒不到的一半会是梨白色,白里透红,圆圆胖胖,非常好看,好吃。

梨树和枣树就是后来栽种的,虽然没有杏树大, 但是结的果子也都很好吃,梨子水分特别大,也不是特别甜,刚刚好,枣树比较小,但是枣子很甜,记得小时候,爷爷还在院子里栽种了一棵樱桃树,怕我们淘气还用了栅栏围起来不让碰,可是还是没有长成。

小时候奶奶的院子总是欢声笑语,是和兄弟姐妹之间嬉笑打闹的院子,长大之后,奶奶的院子就变得特别安静,安静的能听到钟表滴答滴答,风吹着树叶哗哗。

现在村里的人是越来越少,庄稼不挣钱,土地太贫瘠,一年的辛勤劳作,也敌不过一场天灾,今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冻掉了已经结花的果子们,本来是一场丰收的大年,最后的收成还不如小年的时候。(农民说的大年小年是根据庄稼的收成而定的,每家的大年小年也不一定)

许多的农民因为庄稼已经不足以维持生活,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村里面也只留下一些老人,小孩,整个镇,六七个村子,从小时候的每个村子有小学,到现在幼儿园都只有一个,班里的孩子也是越来越少,好像真的实现了小班教学一样。

奶奶今天跟我说起,我们家这一条巷子,只有五六户人家了,而且也都是老人,想打个煤球,,也找不到人帮忙,顿时感觉到很多无奈。

今年好像谈到最多的话题就是扶贫,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扶贫呢,我想起耶鲁村官秦玥飞说过的一句话,真正想改变贫穷的面貌,只能为村子里去造血,去创造就业,创造财富,这也是他从耶鲁大学毕业义无反顾的回到乡村的目标。

有人问他从耶鲁毕业,再回到农村。一个月1700的工资,不觉得大材小用了吗?其实小编也是这么想,但是他说,首先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大材,相反农村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给了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让自己这样一个小材也可以有大用。

何尝不是呢?在这样广袤的土地上,能真的帮村民实现致富,这真的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如果可以,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留在农村,和家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