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開店,怎麼避免眼高手低?- 蜂鳥快享


很多老闆接手爸媽生意時通常遇到的煩惱,爸媽保守,兒女激進;爸媽嫌兒女經驗不足,兒女嫌爸媽沒有見識,矛盾由此開始。如何處理這個矛盾呢?

先看看案例:

老闆是成都的,爸媽在雲南的一個四線城市做傳統成都涼滷菜生意二十五年了,不過一直在市場裡面的一個攤位上,市場裡面人流量少,來我家的顧客都是老顧客,所以生意也挺好。

現在爸媽老了做不動了,生意轉了又覺得可惜,所以明年生意會交給我做,可我真的不想繼續小作坊下去了,要做就擴大經營,因為早6晚10什麼事情都是親力親為,自己沒有一點學習的時間,也顧及不到家人。

現在我只有個大概方向:找一個鋪面做(市場攤位3000一月12平方左右,鋪面人流好點的5000一月18平方左右)。我爸媽一直不願意搬有兩個原因:一是顧客已經知道地方了搬走後找不到,二是鋪面畢竟是私人的,如果我們生意做好了要麼漲房租,要麼不租了自己來做我們這個生意,這個怎麼解決?

我也想建立顧客管理系統,把拌菜滷菜標準化,要做出品牌,做成加盟連鎖,我知道這是一個很困難很困難的過程,加上爸媽也不是很支持我,而且在四線城市做品牌會更困難,每每想到這些我的腦袋也是混亂的,無從著手,我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好呢?

說這位老闆眼高手低,可能不會服氣,“我希望把店做大,做成品牌,不死守店裡,有什麼錯?難道一輩子要守一個店,沒有自己的生活,沒有時間學習成長麼?”

沒有錯,父母為什麼不支持呢?

父母不支持的最大可能是覺得你能力還不夠。做了一輩子生意的父母其實比誰都明白,要做成一個持續盈利的店是一個很難的事情的,而沒做過生意的人往往會低估這種難度。

如果這位老闆換一種形式來做這個事情,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1,花一兩年時間跟著父母在店裡,哪怕打雜也很好,目的就是要知道開店是怎麼一回事,知道如何做產品,如何把控產品質量,如何推出新品,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維護顧客關係,如何瞭解顧客需求,如何跟別人競爭。。。

這些就是我說的開店的基本功,所謂練武先練腰蹲馬步,十年功七年樁。

2,自己慢慢成為主力,爸媽輔助,開始學著做經營過程中的決策,成為獨當一面的人。這個階段要找到影響自己生意的核心關鍵因素,找到一個店成功的基因。看看自己這個小店的瓶頸是什麼。很多時候,可能是產品的標準化和一致性問題,那這個時候就是最好的把產品標準化的時期,因為試錯成本最低。

如果能找到店員培養起來更好,因為可以把自己解放出來。

3,自己獨立出來,開一個符合自己品牌定位的店,這個時候,產品也許標準化了,老闆能力成長起來了,而且有老店的成功經驗,成功概率就會大很多。

新手開店,要把品牌,連鎖,顧客管理系統這些詞彙忘掉。

•與其說品牌,不如多想想店名是否讓人容易記住,容易讓人理解,讓顧客一看就知道自己賣什麼。

•與其想連鎖,不如多想想自己開的第一個店怎麼存活下去,沒有第一個店的盈利,連鎖是妄想,如果是好店,規模發展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與其談 CRM,不如多想想如何用微信與顧客建立互動,這次是一個小店最基本最有效的顧客關係維護方式。

應該說,這位老闆的基礎是不錯的,有產品,有現成的盈利的店,還有導師,條件超出很多人了。尤其是父母有開店經驗,這點很重要,能把一個生意做25年,養活一個家,是很不簡單的,沒做大,可能是受限於文化水平或者性格,但是他們的寶貴經驗是值得學習的。

當然,老人家思想裡的保守和腐朽也很多,年輕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