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在上期推送中,我们和大家分享了《论语·雍也》的中第十九小节内容,今天我们继续和大家分享《论语·雍也》中第二十小节的内容。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了解一个东西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这句话看起来没有头绪,实际上孔子说的是学习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知之,第二层就是好之,而第三层次就是乐之。对于一件事,有的人只是对其产生表面的了解,有的人则是以其为爱好,有的人则是乐在其中,这就是三种不同的层次。这三种层次其实是有一个递进的关系的,我们对于一个事物所倾注的感情越多,那么所能够获得的成就也就越多。

我们知道想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天赋和努力的加持,特别是想要站到行业顶尖的位置上,二者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网球界,有一位选手叫做克耶高斯,他是一位天赋很高的运动员,球技灵动,极具爆发力,刚出道就受到了万众瞩目,甚至还得到了“发球机器”的称号。大家都以为他能够继承费德勒的衣钵,领衔下一个时代。但克耶高斯之后的表现却让人非常失望,他在球场上消极比赛、行为失控,不仅让自己满身伤病,而是成为了被观众喝倒彩的网坛“坏小子”。为什么克耶高斯会走上这样的一条道路呢?事实上克耶高斯原本并没有想过要打网球,他心里真正热爱的是篮球。克耶高斯1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强迫他成为了一名网球运动员,克耶高斯说自己当时非常沮丧,好像要疯了一样。所以克耶高斯一直没有能够在网球上倾注自己的全力,有一次他甚至为了看NBA的比赛而放弃了自己的网球比赛,并因此而遭到了长达8周的禁赛。克耶高斯对于网球就仅仅停留在了知之的层面,他既不能够热爱网球,也没有办法从网球中获得快乐,正是这种心理,让他还没有成为巨星就陨落了。

而和克耶高斯相反的就是网坛的传奇选手费德勒,他不仅拥有过人的天赋,更是对于网球充满了热爱,即使他已经在网坛驰骋多年,拿下了数不清的大满贯,有过高潮有过低谷,他依然能够坦荡地说出,自己比以前更加热爱网球。正是因为这么对于网球的感情,让费德勒对于比赛总是跃跃欲试,他渴望赢得比赛、挑战自己,无论是训练还是实战,他都乐在其中,所以他才能够在应该退役的年级依然称霸网坛。费德勒和克耶高斯的差距,就是知之者和乐之者之间的差距。

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得不面临克耶高斯这样的困局。比如说上学的时候需要选择专业,很多人都会因为就业、家庭、社会等原因而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即使能够勉勉强强熬到毕业,又不得不找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这下一熬就是几十年。可惜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像克耶高斯那样洒脱,想不去上班就不去上班,苦苦压抑着自己的爱好。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想要去了解一切,但对于不喜欢的东西则完全没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工作也是如此,得过且过,不会主动去进修和学习,因为你一定想方设法地逃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同一个岗位上的人工作能力也会渐渐拉大的原因之一。热爱,就像是火箭的燃料一样,是我们前进路上最好的动力,如果缺少热爱,是走不远的。

如果不小心选择了自己并不喜欢的道路,我们也不应该像克耶高斯一样消极抵抗,那样消耗的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应该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扭转自己的想法。比如现在做的很火的自媒体华农兄弟,他们其实也曾经顺应潮流走进城市,但是他们发现城市的生活节奏并不适合自己,就选择了回到自己热爱的乡村,但是在城市学习到的视频拍摄和剪辑的技术并没有丢掉,他们把城市和乡村很好地链接在了一起,得到了两全其美的结果。我们如果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和工作的时候,也应该去分析一下,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而不喜欢,针对症结做出改变,如果短时间内没有改变的办法,就应该尽量地去寻找一种能够让自己接受的方法,而不是去较劲去对抗。

从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一个进阶的过程,我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也应该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了解,一步步地盖筑自己的金字塔,不要光有一腔热情,却从不落在实处,这样才能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论语》中一共分为20个章节,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分享《论语》的其他内容,请大家关注我们的图文推送。

图片来源网络,文字均为原创

如有转载请注明,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