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紅巨星初期的氦閃時代,也許地球就不用搬家了!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因此它的壽命是打折扣的!整個生涯中能做到“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唯有紅矮星!因為恆星的壽命與它的質量大小是相反的,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而質量比較小的恆星壽命反而超級長,甚至高達數萬億年!

不同質量的恆星命運如上圖,而決定其中關鍵是恆星的質量是否能達到燃燒氦元素!類日恆星中的聚變過程是兩個氫原子核聚變生成氘,氘與氫聚變生成氦3,兩個氦3原子核變生成氦4!在紅矮星中到氦四就結束了,但對於大質量的恆星,真正激動人心的時刻才剛剛來臨!

太陽及更大的恆星都會有一個輻射層,而恆星的聚變區域都集中在核心區域,因此劇變後的氦元素都被輻射層留存在中心,但太陽的核心溫度並不足以燃燒氦元素,因此將越積累越多,而氫元素逐漸耗盡,輻射壓再也無法支撐太陽外殼巨大的壓力,坍縮的外殼聚集的能量直接點燃了氦元素!導致氦元素劇烈燃燒產生了類似超新星爆發的效果,這就是太陽的氦閃!而更大質量的恆星則可以直接燃燒氦元素,但劇烈燃燒的氦元素會產生遠超氫元素燃燒的輻射壓,導致恆星逐漸膨脹,最終達到極為恐怖的程度!

而地球約在35-40億年後承受太陽的雷霆“氦閃”,而此時距離紅巨星早期約12億年左右,在距今約28億年時地球的溫度已經升高到不再適合居住!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我們人類並不會在地球上經歷太陽的氦閃,因為那會人類不是早已搬離地球就在逐漸升溫的地球上滅絕了!那麼還要在氦閃時代將已經是一顆“死星”的地球搬離太陽系嗎

因此太陽的紅巨星時代我們並不需要擔心怎麼過,無論怎麼過都是死路一條!除了搬離地球,但事實上地球是搬不走的,我們唯一能做的是製造超級飛船螞蟻搬家一般尋找宜居星球,最近的宜居星球也許就在16光年外的瓦肯星!因為4.22光年外的比鄰星Proxima b的母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燃燒並不穩定,時常發生超級耀斑,這絕對是文明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此一勞永逸,瓦肯星不二選擇!(當然如果將地球搬走的話也許12光年外的天倉五非常不錯)

《星際迷航》中的瓦肯星形象,但據NASA的最新發現,它非常疑似宜居!搞不好還有大副史波克在那裡等著和科克船長相遇一起探索銀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