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孙刘联盟赢得赤壁之战,最关键的人是谁,不是周瑜

追溯历史,探究其源。大家好,我是墨子。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在赤壁之战中,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谋略,成为千古绝唱。比如草船借箭、孔明借东风、反间计、周瑜打黄盖等等精彩绝伦的好戏。

那么,在赤壁之战中取决定性作用的是谁呢?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很多人第一反应该会是周瑜,毕竟赤壁之战是周瑜主导的。这么想其实也没错,但是在下觉得有一个的“功劳”甚至胜过周瑜。就是因为他的“发挥”,孙刘联盟才能在根本上打赢曹操的军队。那么此人是谁呢?他,便是蒋干。

一手蒋干盗书,改写天下格局。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当时的周瑜看见对方这两人操练的水师非常担忧,如果此二人不除的话,这一战危矣。

周瑜正担心,上天就给他送来了机会。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对蔡瑁、张允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编辑搜图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周瑜的这一手反间计完全逆转乾坤,也是决定赤壁之战胜负的主要原因,否则凭着蔡、张有着多年统领水军的经验,曹操也不会中连环计,将所有的战船连接起来,甚至还能培养出一大批擅长水战的士兵,那么赤壁之战以曹操的百万大军来讲,取胜孙刘联盟不会太难。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这个蒋干的雪中送炭直接改变天下格局,所以说他是赤壁之战中取决定性作用的一个人。虽然反间计是周瑜实施的,但是如果没有蒋干这么“配合”,怎么可能成功。

由此观之,借用现代的一句话,不怕敌人太强,就怕队友没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