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芯村故事 | 奎霞近760年的特色古“四空井”由来

奎霞近760年的特色古“四空井”由来

01

饮水思源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同样也是一代代奎霞人的传家家训!

在历史悠久文化古村,素有“问礼世家”之称的奎霞村,村中有一水井,上面有四个提水孔,奎霞人称之为“四空井”。

根据奎霞海外族谱以及奎霞村野史文献资料得知,提起奎霞四空井的话还要追溯到奎霞一世祖旻斋公从莆田仙游迁至奎霞那年说起。

话说,宋朝宋理宗宝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253年,那一年泉州等大部分地区已经连续几年的大干旱,农田颗粒无收,有逢宋末元兵作乱,到处都有饿死人的情景发生,奎霞先祖旻斋公为了生计携家眷徒步迁往广东投靠亲友。路途经过石井,看奎山毓秀,霞彩幻光。断定乃是风水宝地,遂决定定居于此地。当时在石井也是饱受大旱之苦,人要活着要长久安置一定要有固定水源,而当时奎霞并没有河流或者小湖等,要吃的水也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旻斋公当年到达奎霞这里并不是第一户先到达奎霞,据族谱资料显示,当年奎霞此地有陈、杨、王三姓居民,有一日正是烈日当头,四户人家一起到邻村老港溪提水,期间,林氏一世祖旻斋公提议,与其这么长的路途挑水,为何咱们四姓不联手一起挖一口井,省得要这么远来挑水,此意一出,其余三姓人家相当赞同林姓先祖的高瞻远瞩的理想。

说干就干,回来后林姓先祖旻斋连同三姓人家开始选地挖井,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时逢罕见旱灾,水井挖了整整一月之久井底开始冒出水源,源源不断清澈地下水慢慢渗透出来,由于当年考虑四姓人家都要用水,所以将水井直径挖得很宽,后来又一个问题摆在面前,这么大口的井如果不封起来的话也是很危险,也容易掉东西进去,于是大家商议既然是四姓一起挖的干脆用长石条盖起来,之后再留四孔,可以供水桶打水,一姓一口,又不会为了打水而发生不必要纠纷!据相传,在每一个水井口都各刻着四姓的姓氏。(由于年代已久已经看不到井口的字。)

如今,奎霞村内另外三姓早已经搬离奎霞,四姓只剩下奎霞林氏村民。这口井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奎霞人,早时奎霞人外出讨赚总要装着一些四空井的水带到异国他乡。奎霞人新结婚的人家第二天举行担水也是来到这里,经过将近八百年了,这水井依然如此清澈,往水井一照四口井的影像倒映在水中,水井四周长满了特有的水草!最近石井论坛知名人物石井人12,唐朝印象摄影执行总裁来到奎霞采风,对奎霞四空饶有兴致现场听取奎霞壹周刊野史专家讲解。无不对于奎霞先祖的智慧感到钦佩!

现在,四口井其中的两口也被很多村民安装上自来水,初步统计不下有20条水管。如今这些水管几乎没有再用了。虽说对于水井美观造成不好,但也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缩影!现在家家户户都按上自来水或者自己打水井,已经不再来这口井挑水了!曾经是奎霞一处热闹的地方如今孤寂地在那里诉说着她曾经的辉煌!

四空井!奎霞的母亲井!奎霞人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滴水之恩!

奎霞讲古人

2018年1月 29日

来源:《石井论坛》奎霞讲古人著

转自《澳门奎霞乡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