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新冠肺炎下,穷人的抗风险能力更弱?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拆解问题、如何拆分世界。这样做显然会使复杂的任务和课题变得更容易些,但是,我们却在无形中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第五项修炼》

世界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只想到了最表层的解决方法。

因为我们身处于问题之中,就像我们小学就学过的古诗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般。

当你抬头望向天空,是否会好奇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是如何产生的?实际上,昼夜交替就是宇宙系统的一个规律,而这种类似的定律可能存在在每一个系统中。

系统是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世间万物可构成无数个系统,例如,人体就有八大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而研究系统,我们通常会发现一些既定的规律,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规律,就能预测和把控自己的处境,避免不必要的困扰。于是,就形成了系统思维。

什么是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系统思考作为应对我们周 围世界各种复杂性挑战的有力工具,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在环境、政策、社会和经济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原理。只有理解了系统的各种行为特征,我们才能顺势而为,正确地引领系统产生持续的变革,并将其应用于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上。

如果,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包括企业家、管理者、公务员,乃至每个人,都应该避免“系统思考缺乏症”,具备睿智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制定决策的能力。

如何驾驭系统思维?

系统是复杂的,但系统的研究方法是有逻辑可寻的。在系统动力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是需要我们掌握的。如存量、 流量、反馈、回路等。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

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系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结构,继而呈现出缤 纷多彩的行为特性。

这是对系统运作内在机理的深刻见解。只有深刻理解这些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驾驭系统。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

为了在复杂的世界里自由遨游,你需要把注意力从短期的事件上移开,看到更长期的行为和系统内在结构,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你需要恰当地划定系统的边界(这一点通常并不容易);

你需要考虑到多重限制性因素以及相对强弱;

你需要理解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你需要清晰地意识到“有限理性

掌握规律与系统基模

对系统的共性规律进行分析后,我们总结出了一些常见的系统运作模式或者说套路,这个可以理解为“系统基模”。系统基模的重要意义在于向人们提供了洞察客观世界、进行系统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和解决系统问题的钥匙。

我们常见的系统基模有八种:政策阻力、公地悲剧、目标侵蚀、竞争升级、富者愈富、转嫁负担、规避规则和目标错位。这些总结非常有见地、有价值,不可多得。

以富者愈富为例。就像我们平常说的,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穷人会越来越穷。为什么呢?

我们以穷人和富人的孩子为例。甲是富人家的孩子,乙是穷人家的孩子。甲一出生就比乙拥有更好的资源,他的表现会更好,之后他会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乙因为资源少,他的表现力也就相对不足,因而会获得越来越少的资源。于是两极分化就形成了。

具体而言,

穷人家的孩子,会把工资看得更重,而富人的孩子,不需要考虑经济上的问题,考虑的是行业经验、能积累的人脉、如何学习行业规则,然后自己创业。

穷人的孩子输不起,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对眼前利益考虑更多。就这样,久而久之一代代影响下去,差距也就一步步扩大了。

穷人的抗风险能力也更弱,他们创业如果失败了,就是满盘皆输。而富人家的孩子,即便是创业失败了,还有退路,有家里的支持。